据报道,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0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93次飞行。
这次发射的成功也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的航天事业表示关注。有媒体报道,到目前为止,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进行发射任务30次,实现“30战30捷”。此次发射任务成功后,航天员将开展多项任务,包括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等领域的多个空间科学实(试)验,完成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等任务。
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来源:新华社
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嫦娥”探月,掀开月球探测新篇章。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嫦娥四号实现人类史上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嫦娥五号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祝融”探火,中国踏足遥远火星。2021年5月,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成功降落于火星乌托邦平原,促进中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代表着中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在走实走深。“羲和”赴日,预示太阳探测顺利推进。2021年10月,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见证中国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
今年5月,对于中国的航天事业,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称赞,中国的航天计划发展比大多数人认为的更加超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人士开始盛赞中国的航天成就。如何看待中国当前的航天事业?未来中国的航天进步将如何助力于国际航天领域的发展?
国际航天事业发展快速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太空领域,认识到航天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航天科技是一项综合性极高的高新科技,它代表着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如果没有前沿的科学技术和自主的科研能力,一个国家的航天事业就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同时,航天科技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需要一个国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能力作为支撑。通过一系列航天项目的实施,各个国家能够获取其他星球上的样本资源,从而带动更前沿的研究。
10月26日上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这是航天员汤洪波(右)、唐胜杰(中)、江新林在出征仪式上。来源:新华社
正因为航天领域的发展对各国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投资于航天领域,争取在这一方面占据领先地位。作为航天领域拥有绝对领先地位的国家,美国的航天发展令各国称赞。1969年7月20日,美国成为第一个将人类送上月球的国家。进入21世纪,美国也加快了探月的步伐。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了一系列的登月举措,比较著名的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目标定为在2025年再次将人类送上月球,这次计划将首次包括女性和有色人种。
2018年,俄罗斯公布他的载人登月计划,包括尝试组建绕月空间实验室,测试新技术,探索着陆月球的新的方式。俄罗斯的目标是希望在2035年左右建成月球基地。虽然俄罗斯在今年遭受了一次探月的失误,俄罗斯表示正在考虑推进月球26号和月球27号任务的可能性,其中月球26号将是一次轨道任务,月球27号将是一个带有钻井平台的着陆器。俄罗斯考虑2025年至2026年在月球南极着陆,希望能确定月球南极附近水冰的范围。
除了这几个国家,包括日本、印度等多个国家都发布了载人登月计划,争取在航天领域大展拳脚。虽然这些未必能如期执行,但他们的计划都体现了当下航天领域成为各国的重点领域,展现了航天领域的最新的成就和发展趋势。
中国助力航天合作
2020年7月30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毅力”号火星车搭乘的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宇宙神5”型火箭发射升空。来源:新华社
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代表了中国成为航天大国的决心。与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不同,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完全由中国建造和运营,很多技术都源于中国的自主研发,凸显了中国加强自力更生的雄心,代表着中国在不断变化的太空力量格局中实现更大太空目标的重要一步。当然,中国的航天成就不止于此。从月球到火星,中国的足迹开始在太空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载人航天、 北斗导航、“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等见证着中国的太空足迹。中国在太空研究,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此同时,中国在航天方面加强与国际加强合作,共享航天经验。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与43个国家或地区和6个国际组织签署共高达136项航天领域合作文件,与9个国家的航天机构签署了航天合作大纲,建立17个航天合作机制,现已初步构建了以合作协定为指导、合作机制为依托、合作大纲为抓手的航天国际合作模式。
太空属于全人类,不应该属于任何一个单独的国家。很多国家都在了解火星、月球,了解太空。在取得了一系列的资源后,各国应共享探索成果,才能带动航天造福全人类。中国正是在加强太空合作理念的支持下,不断深耕和其他国家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推进一些国际太空合作项目,并分享中国在太空领域的经验和智慧。
17个国家的9个项目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将为促进国际航天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积极作用。在未来,相信有更多的国际太空项目落地生根。
九派新闻记者 木杨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下一篇:日本科研为何不再是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