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位于光明科学城的卫光生命科学园(二期)正式开园,释放产业空间11.7万平方米,将聚焦科研创新,进一步引进优质企业和明星项目,助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光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加速发展。活动还对卫光生命科学园进行了推介,同时正式发布《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近年来,光明区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在产、学、研、医等领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目前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据介绍,卫光生命科学园将着眼于全球生物技术先进领域和前沿突破,积极承接光明科学城内大科学装置、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等科研成果转化,立足深圳、引领湾区,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生命科学园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名片。
创新要素汇聚,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名片呼之欲出
据悉,卫光生命科学园是全市重大项目,也是光明区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园区瞄准全球生物技术前沿,以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为重点领域,打造以创新孵化和成果转化为特色的科研经济生态体系。
卫光生命科学园共分三期建设,已开园的一期、二期建筑面积共计20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已引入新阳唯康、深信生物、中科阿尔诺等近30家生物医药优质企业落户,总融资额超10亿元、总估值近100亿元,申请知识产权近200项,引进高层次人才40多名。借势光明科学城,卫光生命科学园还重点引入了深圳湾实验室光明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和深圳医学科学院。
优质企业、明星项目、高端人才青睐,在于园区区位优越、光明科学城赋能所带来的创新要素汇聚,以及园区周边高品质配套和优良生态环境。
卫光生命科学园处于光明科学城科教核心区、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节点,园区四周是一片“科学含金量”超高的区域,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与园区一路之隔,在与园区相距不到2公里的光明生命科学园内,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率先进驻,附近还有已开工建设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及深圳湾实验室院区永久场地一体化项目。
聚力科研创新,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策源示范区
作为光明科学城重要创新、产业载体之一,卫光生命科学园由国有上市企业卫光生物投资建设,由深圳时代高科负责园区运营和项目转化。从高标准建设硬件,到全方位优化软件,卫光生命科学园致力于打造富有活力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建设光明科学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率先打造生物医药创新策源示范区。
“卫光生命科学园一期、二期到三期的建设发展过程,是光明区生物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的缩影。”卫光生物董事长张战强调,卫光生命科学园将紧跟光明科学城发展战略,聚焦生命科学创新前沿和成果转化,在推动产业源头创新、产业转化上,除了“引进来”壮大内部的创新资源外,还将“走出去”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等部分高校机构建立创业实践合作,向园区导入院士项目、高端人才等。
中科阿尔诺(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该园区引来的明星项目之一。公司创始人陈阳表示,经过1年多的发展,中科阿尔诺快速创建了合成生物学研发实验室、光明区最大的吨级合成生物发酵平台和规模化标准化合成生物中试生产线,产品在市场上迈出了有力步伐。
聚焦产业痛点,高标准规划和提供一流专业配套
为更好地解决入园生物医药企业痛点、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卫光生命科学园在建设之初,即根据生物医药企业专业需求,全方位考量企业运营成本。
在产业专业配套方面,规划建设了日处理量1000吨的污水处理站,按COD、总磷、总氮、强酸、强碱等种类进行分类收集、分别处理达标后排放。同时,园区配置层高6-8米的专业厂房、双回路供电、24小时锅炉蒸汽、危化品中转仓库、24小时冷冻水等基础硬件。
针对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特点,为园区企业导入卫光鸿鹄、卫光鸿鹂、卫光鸿鹭、红业投资等4支专项产业基金,为企业提供资金扶持。目前,已投资企业包括汉腾生物、新阳唯康、粒影生物等。
同时,引入光明区药品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工作站,为企业提供药品医疗器械审前技术指导、注册申报、现场核查、研发策略等咨询评估服务。此外,光明区税务局卫光生命科学园24小时微税厅建设完成,可提供发票代开、远程报税等服务。
在产业空间拓展方面,园区作为“工业上楼”的示范点,将生产空间向天空延伸,为企业规划并预留空间拓展区域;在产业空间结构上,覆盖早期研发、小试、中试放大、规模生产等全流程需求;在产业平台建设上,搭建科研合作公共平台、规模生产发展平台、行业上下游强链补链资源整合平台等。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