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西安交大一附院新外科大楼正式投入使用,该大楼新增406个床位,智能体位调节床、智慧化物流系统使大楼处处彰显智能化和人性化。同时,外科大楼二层连廊连通了外科大楼二层CT/核磁候诊大厅与现有门诊大楼二层西侧采血候诊大厅,门诊就诊患者可通过连廊直接到达外科大楼。
亮点一:医疗功能设置全面
西安交大一附院外科大楼主体规模为地下三层、地上十三层,总建筑面积54646平方米,设计床位数406床。外科大楼融合了手术室、影像中心、静配中心、ICU、日间治疗、标准病房等多种不同医疗功能单元。涵盖了直线加速器、伽马刀、回旋加速器、PET-CT、PET-MR、后装、热疗、核磁、CT等多类大型医疗设备用房,整合影像检查的全部功能,极大的便利了病人的就诊流程,突出了以外科手术、介入操作为核心的医疗功能配置。
亮点二:高度信息化的智能网络服务系统
外科大楼配置了高质量的医疗设备,肿瘤放疗科引进X/γ射线放射治疗系统,MR定位机、大孔径CT定位机,核医学科引进SPECT-CT,PET/CT室引进全数字化PET-CT、麻醉手术部引进数字化手术室等先进设备,帮助医生在手术中实施更精准的操作,提高诊疗质量和效率。
打造智能网络系统,提升医院信息化系统服务质量。通过建设门禁一体化平台,实现对门禁类终端设备统一化平台管理,打造联动安防系统。建立完善的手术室行为管理系统、智能病房呼叫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提升医疗效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
亮点三:配备智慧化物流系统
大楼采用智能物流方案,采用箱式物流+气动物流的复合型物流传输系统。箱式物流系统具有单次输送重量大、输送物品服务广、可以连续输送等特点,与现有气动物流系统相辅相成,实现院内物流智能化,保障物品高效、安全地输送。有效缓解医院日常运营中人流与物流交织通行存在的拥堵难题并规避感控风险,同时让医务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亮点四:标识系统集聚功能性、人文性和科技性
外科大楼标识系统以“为生命之光”为设计线索,应用智能化标识和导航,将艺术、文化、标识相结合。以舒缓、温暖、呼吸的光贯穿整体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人文性,同时采用智能化导视系统,开发手机端、智能设备端电子地图系统,实现室内实时导航、实时定位、信息查询功能。
亮点五: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
为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外科大楼地下车库与门急诊地下车库实现打通连接,负二层设置154个车位、负三层设置110个车位,缓解患者和职工的停车难题。为保障楼内环境干净整洁,保洁人员对大楼内外进行全方位彻底清洁,对特殊科室开展室内净化处理,多次进行地面抛光,同时对停车场进行冲洗,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患者的到来。
亮点六:普外科入驻外科大楼
普外科入驻外科大楼,不仅空间变大了,更重要的是将学科的亚专科进行了细化,7楼是胃外科方向、8楼是结直肠外科方向、9楼是疝和腹膜后肿瘤外科、甲状腺综合外科。新的空间,能够让亚专业有更好的发展,为国家医学中心创建贡献力量。
亮点七:外科大楼ICU的设置紧跟国际ICU的设置理念。
兼具病人的感控,设置了更多单人病房,更加方便患者;更具人文性,病房从采光、患者的独立空间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都做得更加有人文关怀。例如,单间病房两侧的变色玻璃,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很好的保护患者隐私;病房信息化建设更完善,患者生命体征的采集、床旁设备信息化的连接等,整个病房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能够让医护人员及时了解病人情况。同时,病房具有良好的感控设施和先进的救治设备。随着新大楼的启用,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床位有了增加,日后我们将会对各个病区进行功能划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亮点八:新建的外科手术室具有智能化的行为管理系统。
与手术麻醉系统对接,可有效控制手术室人员管理,减少手术感染风险;医务部远程管理,提高准点开台率;人体功能学设计的外科洗手池,为外科医生提供了更加贴心的防护,保持洗手衣裤干燥,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间配置了可视对讲,手术过程中如病情变化或手术方式改变需要谈话,可使用可视对讲实现,减少医生出入手术间的几率,更加符合无菌原则,也更加快捷方便;手术室的配色增加了柔软的绿色,可缓解医生紧张疲惫。
亮点九:老年医学科入驻新大楼后能够得到更好发展
新病房在布局和功能上有了进一步优化,物理空间的改善为病人提供了更加优良的环境。特别是多功能会议室的设置,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医疗的可及性及便利化,对于多学科之间交流学习、患者的健康宣教以及远程会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亮点十:外科大楼标识系统以“为生命之光”为设计线索,应用智能化标识和导航,将艺术、文化、标识相结合
同时采用智能化导视系统,开发手机端和智能设备端电子地图系统,实现室内实时导航、实时定位、信息查询功能。
该院外科大楼投入使用,将显著改善住院患者就医环境,缓解住院床位紧张局面,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外科大楼的建设对于院区建筑布局进一步整合,院内交通进一步改善,急救、诊断、治疗及科研流程进一步优化起到关键作用,为医院创建国家医学中心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