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郑恺
蛇年春节,游客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轻松登顶“五岳之首”泰山的视频,火爆全网。这款“黑科技”由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推出。
肯綮科技公司CEO介绍登山机器人
机器人体型小巧,外形酷似“Π”,自重仅1.8千克,专为帮助游客登山而设计,能有效减轻双腿负担。在机器人加持下,即便“老胳膊老腿”也能轻松登顶。“戴上之后,感觉像是有人在拉着我上山,科技感满满!”一名游客健步如飞地攀登泰山,引来周围游客纷纷侧目。更有网友评论说,“感觉我又行了!”
肯綮科技位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南山云谷。2月3日(正月初六),在肯綮科技公司总部,CEO余运波和团队, 正为出货而忙碌。
肯綮科技是余运波的第二次创业。从2015年成立,可谓十年磨一剑。“我们最早仅几个人,挤在一个2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开启了自研之路。”
“肯綮”一词来自《庄子·内篇》,指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余运波坦言,进入外骨骼机器人领域的初衷,是关注到银发浪潮到来,希望让智能机器人更好造福有需求的人群。“目前看来,老年人是刚需者。当然也泛化到一些对腰部和腿部有特殊需求的用户。”
从0到1,产品迭代升级,步步不易。“最早的样品,有20多公斤,通过技术升级和材料优化,一步步瘦身健体,目前这款产品在行业内位居前列。” 余运波说,作为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拥有24项发明专利。
相较于上一代版本,新款的“Π”机器人破攻三大难点,一是由笨重降至轻巧,个头小能量大,仅安装1个马达,瞬间峰值功率可达400瓦。二是采用模块化安装,主机和穿戴可分离,组装和拆卸都十分便捷。三是运用了AI智能学习算法,可自动适配用户行走习惯。公司工程师何远文补充说,按照计划,下一步公司将把更多视觉、触觉技术和人体运动数据管理应用到产品开发上,真正实现“人机合一、所心所欲。”
余运波透露,“Π”型机器人高配版不到9000元。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高达上万美元。“我们和泰山景区将有一个更大合作。此外,还与国内10家旅游景区达成了产品合作意向。”
10年时间,肯綮科技始终扎根深圳、扎根南山。
“深圳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配套,有强劲的人才吸引力。”余运波举例,“我们属于精密制造行业,机器人里的一个齿轮,涉及近百项指标,要求小而轻、刚而强,在深圳周边、车程1小时内,就可找到合适的生产厂家。”
“深圳拥有亲清的营商环境,无事不打扰,有事马上到。” 余运波补充说,“我们面都没见,只是按程序正常申报,研发经费补助就到账了。”
肯綮科技创新喷涌背后,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其所在的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被誉为“世外桃源、学术净地、创新高地”,集聚了深圳近半数高校、半数以上全职院士,是深圳科教资源最丰富、高端人才最密集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