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泰伯网
图源:
国星宇航官微
撰文 |胡芷君
编辑 | 神璐璐
审核 | 刘玉琳
封面 |国星宇航官微
泰伯网讯,近日,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星宇航”)提交招股书,拟于港交所上市。
图源:国星宇航招股书
国星宇航成立于2018年5月,以商业航天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致力商业卫星星座建设,构建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面向全球提供广泛覆盖、低成本、低门槛的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据企查查,国星宇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注册资本约为人民币3830.9442万元,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均为陆川(总持股比例约为14.97%),公司股东包括北京星融宇航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图源:企查查
为构建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国星宇航制定的路线图包含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自公司成立至2022年,主要专注于自主开发AI有效载荷,验证在太空复杂工作环境下的星上AI技术应用能力。
第二阶段为自2023年至2027年,公司基于AI应用卫星和市场验证,开启以灵境引擎为代表的遥感数据自动化空间升维技术的迭代与市场推广,并于2022年11月正式推出灵境引擎,推动卫星遥感数据从传统的二维卫星遥感数据到更为先进的三维解决方案,大幅提升星基解决方案的深度和范围。同时,公司加快由AI应用卫星向AI智算卫星的发展。
第三阶段为自2028年起,公司预期于第三阶段完成并运营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并基于该基础设施提供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
其中,国星宇航已在第一阶段发射了数颗自主或共同开发的AI有效载荷及AI应用卫星,收集了大量的卫星遥感数据,将其用于不同行业应用。
据招股书,自成立以来,国星宇航率先专注探索AI技术与卫星技术的交叉领域,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6颗传统遥感卫星及1颗AI应用卫星,同时自主开发了6颗AI有效载荷、4颗AI应用卫星及4颗AI智算卫星,并完成13项太空任务。
2024年11月,国星宇航发布了“星算计划”,旨在助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智算基础设施,计划由2800颗算力卫星组网,构建未来算力网络。
图源:国星宇航官微
陆川表示,2024年9月,国星宇航成功发射全球首颗AI大模型科学卫星,并成功完成卫星在轨运行AI大模型技术验证,“星算计划”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据招股书,目前,“星算计划”下的2800颗AI智算卫星的轨道及频谱,已通过国际电信联盟的审批并公示。
在业绩层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往绩记录期的收入增长率计,国星宇航是中国卫星行业增长最快的商业航天企业。按2023年的收入计,公司在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为1.9%。
2022年、2023年和截至9月30日的2024年前九个月(前三季度),国星宇航的营业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77亿元、5.08亿元和2.37亿元,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9090.7万元、1.39亿元和2.14亿元。
图源:国星宇航招股书
上一篇:农业云平台:便捷、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