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贵州省管材绿色制造工程研究中心,见证了一场精彩的大口径塑料管道抗压力测试。一截内径500毫米的蓝色六棱结构壁管,在近12吨压力下展现出卓越性能,形变后迅速恢复原状。
此次测试的六棱结构壁管采用创新设计,通过增大与地基接触面积,形成三角稳定性,有效分散压力,解决了传统圆管局部承压易损的行业难题。同时,企业通过磷石膏排污管改性技术,将磷石膏废料利用率提升至56.6%,为工业固废资源化提供新路径。目前,其产品已覆盖国家标准主要规格,广泛应用于市政、水利、电力等十余个领域。
贵州国塑董事长郭宗智表示,企业年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累计投入超3亿元,获44项发明专利。近年来,该公司与中科院贵州绿色化工与先进材料研发中心、贵州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联合起草地方标准,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其研发的“磷石膏增强管道”“H-CPVC耐高温排污管”等项目填补市场空白,入围国家级科技赛事。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该企业已完成华为数字化诊断、工业互联网标杆建设,计划未来三年建成智能工厂,打造西南新材料产业高地。郭宗智呼吁进一步支持科创融资,助力企业技术攻坚。
据悉,贵州省科技厅2024年已立项支持企业牵头科技项目1448项。当前,全省超六成重点实验室、八成的技术创新中心由企业主导建设,为“科技围绕产业转”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