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晓晟)近段时间,DeepSeek火了,其凭借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优异性能而大受欢迎。不过,DeepSeek线上服务也受到大规模网络攻击,引发了国内外数据安全业界的高度关注。无独有偶,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指出到2027年底,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体系基本构建,数据合规高效流通机制更加完善,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为繁荣数据市场、释放数据价值提供坚强保障。中国电信将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持续深耕数据安全领域,筑牢数字根基。
锻造数据安全硬实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电信持续加大在数据安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聚焦于密码学、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加密存储等关键技术领域,展开深度攻关。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云技术领域,中国电信建立了全行业独创的云网安全中台,保护覆盖到中国31个省、市的安全服务,提供可灵活编排的安全能力,确保云网安全风险的可测性和可控性。其中,云堤·抗D产品被认可为国资委的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其在网络攻击防护方面的领先地位。
在量子技术领域,中国电信牵头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专注于运营商云网业务的融合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研究及应用示范,已申请92项专利,开发出量子SIM卡及量子密码机等一系列产品,构建出灵活多样的量子安全体系。
针对政企用户,中国电信推出天翼安全大脑,天翼安全大脑拥有“自主可控”的服务优势,并且还有“云端协同防御”的双层保障机制。“天翼安全大脑”团队接到企业被攻击的诉求后,可以通过本地安全能力与云端平台的联动、AI分析技术和7×24小时人工远程运维,对用户安全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置。
针对家庭用户和个人用户,中国电信的安全管家、隐私哨兵等网络安全产品可有效的保障个人的手机数据安全,其中安全管家可有效拦截钓鱼网站等网络风险,即时推送告警信息;隐私哨兵基于AI检测技术能够精准的发现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除了在技术研发上不遗余力外,中国电信也在积极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中国电信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肩负起引领数字安全产业发展的重任。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中国电信成立了数字安全产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公司内部资源,推动数字安全产业发展。在制定发展规划方面,中国电信结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了数字安全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此外,中国电信还加大对数字安全产业的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国电信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安全意识的提升,积极开展技能实训,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其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已在福建、江苏等地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实训基地,将理论与实战相结合,并注重产、学、研的密切合作,为安全产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此外,中国电信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及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加强了安全领域的前沿研究,提升了网络安全服务的能力。
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信正不断提升其在数据安全领域的综合实力。随着各类安全知识讲座和技能竞赛的开展,安全意识已在团队内部深入人心,确保在日益严峻的数据安全环境中,能够始终维持“数据壁垒”。
下一步中国电信将强化安全科技创新领域联合攻关,构建更为紧密的安全产业生态以及生成式 AI安全治理体系。
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数据安全涉及面众多,问题复杂,当前仍存在监管技术跟不上、体系不涉及面健全等问题,亟需推动行业标准制定。中国电信在这一方面也走在了前头。
中国电信紧跟国家网信安全战略,与量子领域重要科研机构共同推进量子科技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牵头制定《量子密钥分发与经典光通信共纤传输技术要求》《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密钥管理技术要求》等9项行业标准,并参与制定2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
AI时代,在构建数字信任体系过程中,确保通信参与主体身份可信性与准确性关系到通信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中国电信参与并试点推广的可信通信国家标准在2024年4月25日正式对外发布,作为最早参与标准并实施的单位,经过3年耕耘已在产业链形成若干布局,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家加入可信通信集成阵营,涵盖华为、OPPO、VIVO等主流机型。
未来,中国电信将抢抓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持续深化与产业链伙伴的战略合作,携手推动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构建更加稳固、高效、智能的安全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