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今年是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20年来,科技特派员制度在之江大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截至目前,浙江共派出各级科技特派员3.9万人次,推动农民增收63.5亿元。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在广袤田野上书写了科技兴农富民的绚丽篇章。现推出“科技特派员来了”专栏,展现浙江科技特派员对这项制度的生动实践。
人物速写
蔡为明,1967年出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2008年担任武义县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15年来,坚守为菇农撑起“致富伞”的初心,入股创办企业“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3名,培训菇农7600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5个(项),开展关键技术攻关10项,其中,研发推广的菌棒专业化集中生产新技术惠及武义全县95%以上菇农,增收超2.3亿元;培育富民产业,创建亩产百吨香菇、百万元产值,带动农户增收15万元的“双百共富”香菇工厂模式。
共富路上
平均用时不到2秒,一个包装完整的菌棒就会从全自动生产线的出口里“吐”出来,再送入超过100摄氏度的灭菌炉内,统一灭菌20个小时以上,然后通过传送带进入无菌接种室完成接种……这是在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幕,全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让菇农们纷纷感叹:“种了那么多年香菇,从来没这么轻松过。”
菇农发出这样的感叹缘自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蔡为明。2008年,蔡为明担任了省农科院派驻武义县的食用菌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
“我到武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调研,武义的食用菌产业现状是怎么样的,到底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对症下药。”蔡为明说。
经过一番调研他发现,武义县的食用菌产业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生产方式非常粗放,菇农们普遍采用“土法制棒”的方式,靠的是人工压实木屑、麸皮等原料,几千棒压下来,菇农的手都会麻木肿胀。而完成袋装后,还要进行高温灭菌,为了保证灭菌彻底,菇农常常几天几夜不合眼。稍有不慎,就会灭菌不彻底,导致菌棒全盘作废。因为这样费时费力,当地菇农种植香菇的积极性被削弱,产业发展也变得不温不火。
如何解决武义食用菌产业的“老大难”问题?蔡为明瞄准了菌棒这一关键环节。经过一系列的协商和努力,蔡为明带领团队共同投资入股创办了武义创新食用菌有限公司,由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通过新建专业化的生产线集中生产菌棒,把统一制好的菌棒直接交给菇农培养出菇,让菇农种菇既轻松又有保障。“第一条生产线建起来以后,仅用了半天时间,菌棒就订购一空,这说明我们真正找准了农民的需求点,走对了路子。”蔡为明回忆道。
“菌棒问题解决后,我就着手解决品种问题。”蔡为明发现,武义县的菇农种植菌菇,销售价格低,农民收益并不可观,“如果在香菇不生长的季节,我们能有香菇往市场供应,价格肯定就上去了。”于是,蔡为明开展了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育成优质香菇品种‘浙香6号’,并研发出配套设施化高效栽培技术,所产的香菇质优价高,售价比常规的高出2至3倍。
为了扩大武义县菌菇产业的规模,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蔡为明还积极开发工厂化设施生产新模式。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食用菌双棚三效栽培设施,具有避雨控湿、调光调温和主动通风功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食用菌生产易受恶劣天气影响、产量波动大等技术难题。
如今武义县已经建立起20多条专业化菌棒生产线,年产菌棒3800多万棒,技术惠及全县95%以上的菇农,累计节支增收超亿元。在武义,“穿着皮鞋采香菇,开着汽车卖香菇”成为了现实,种菇也由一项农民眼中的“苦差事”变成了“甜美的事业”。
在蔡为明的眼中,要真正带动农民致富,可远不止传授技术这么简单。他和团队在武义建起了集科研开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于一体的武义食用菌区创服务中心。该中心作为一个示范样板,累计为当地农户培训指导50余期,推广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2亿多袋,有力提升了武义县食用菌科技水平。这所“没有围墙的学校”还吸引了省内外2000多人次到此考察学习。菇农们交口称赞:“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是蔡为明这些年来作为科技特派员最大的感触,也是一条最重要的经验。“有时候,我们研发出来的品种和技术成果,农民见不到效果不敢尝试。现在我们把成果实实在在地做给农民看,农民就会跟着做,很快就能把技术和产业都带动起来。”蔡为明说。
15年时间里,蔡为明团队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科技队伍,培育了专业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专业大户24户。一批善学习、懂技术的种植能手成为当地菇农的“乡土专家”。
“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不仅要找准农民真正的需求点、痛点,还要有切实可行的技术。”蔡为明说。当下,他正带领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加紧开展育种及相关技术研发攻关工作,希望为农民带去品质更优、产量更高、效益更好的食用菌种,推动食用菌产业由“脱贫”产业向“富民”产业转变。
当地人说
浙江兴森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文兴:我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菇农,如今转变为一名职称为高级农艺师的“乡土专家”,这些成就都离不开蔡老师的指导和栽培。他还为我们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我和其他的菇农一样,都很感激蔡老师。
1.科技特派员来了|白岩:小葛根助力乡村大发展
2.科技特派员来了|韦康:用科技的力量点茶成“金”
3.科技特派员来了|母昌考:“蟹保姆”助力农民实现致富梦
4.科技特派员来了|汪国云:技术创新铺就甜蜜“致富路”
5.科技特派员来了 | 王友明:文成大山里酿就“甜蜜蜜”
6.科技特派员来了 | 舒妙安:为龙泉“小西藏”养出“致富蛙”
7.科技特派员来了 | 李发勇:畲乡荒山种出“金果果”
8.科技特派员来了 | 陈忠法:“蜂”韵乡村绘就共富“蜜”码
9.科技特派员来了 | 斯金平:一亩山能赚万元钱?只因有了这株“小仙草”
10.科技特派员来了 | 丁理法:扎根基层的渔业“领路人”
11.科技特派员来了|叶胜海:让稻米产量上得来更销得掉
12.科技特派员来了 | 徐凯:与果农共创致富的“甜蜜事业”
13.科技特派员来了 | 徐海圣:谱写农民满意、市场欢迎的“致富经”
来源 | 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杨柳树)
编辑 | 杨柳树 校读 | 郑国镕
责编 | 江英华 王姝 监制 | 尤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