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观测。南科大供图
2月18日,南方科技大学(下称“南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团队在常压环境下实现了镍氧化物材料的高温超导电性。
这一发现使镍基材料成为继铜基、铁基之后,第三类在常压下突破40K“麦克米兰极限”的高温超导材料体系,为解决高温超导机理的科学难题提供了全新突破口。
近年来,南科大以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抓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努力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奋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李秀婷 韩文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亮点不断
南科大伦敦国王联合医学院首年招生、首次以全国高校联招方式录取港澳新生、拔尖创新人才计划五个特色班招收优秀本科生、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年招收研究生……2024年,南科大招生及人才培养推出多项新举措,着力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首批南科大伦敦国王联合医学院新生于去年秋季学期开启了大学之旅。课程体系由南科大、伦敦国王学院双方教师共同设计、共同教授。学生同时在两校注册学籍,并将获得两所大学的学位。
南科大的国际化办学和国际人才培养工作,也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不久前,受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该校成为深圳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单位,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任务。
在2024年本科生招生录取中,约60名特优新生和奥赛金、银牌获奖新生进入由顶尖科学家担任导师的从游班,开展本研贯通培养的理科攀峰班、工科创新班,以及进行学科拔尖培养的计算机图灵班、数学菲尔兹班等特色班,开展个性化、国际化培养。
南科大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在去年首次招收研究生,首批招收专项计划近50名博士生、近百名硕士生。该学院将打破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组织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工程硕博士有组织联合培养的新范式。
前沿探索
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不久前,Nature(《自然》)增刊“自然指数2024人工智能”科研成果排名中,南方科技大学位列全球第81名、国内第13名。
近年来,南科大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在2024年,南科大有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三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自然指数FC值已超过350,创历史新高。
2024年,南科大师生在多个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已有34篇论文发表在Nature、Science(《科学》)、Cell(《细胞》)等顶刊,在多个前沿领域不断涌现创新成果。
近年来,南科大紧密对接国家和“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搭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攻坚大项目——承担了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自由电子激光等大平台大装置的建设任务,拓展建设学校各级科研平台,吸引科研资源加速聚集,为打造科研高地注入新动能。
在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中,南科大已获批313个项目。
高水平人才汇聚
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当前,南科大正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在汇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强化探索,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南科大探索建立“基础学科+前沿应用平台+重大攻关任务+高端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每个基础学科和重大平台由顶尖院士或诺奖级人才领衔,形成“学科—基地—团队—人才”一体化组织模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战略科学家、学术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人才方阵。
近年来,南科大教师荣获多个国内外重量级奖项——
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清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在2024年广东省科技奖中,南科大教师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省青年科技创新奖2项。
南科大教师还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大金奖”、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科学探索奖”等多项国内外科技奖项,其中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美国物理学会巴克利奖,为70年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2024年,南科大有193人进入全球各学科前2%科学家榜单,中国高校上榜的前100名学者中,南科大人数累计排名第三。
一批有影响力的科学家持续加入,带动南科大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攀高。
菲尔兹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教授全职加入南科大,担任深圳国际数学中心主任,这一深圳市诺奖级科研实验室先后引进了Futorny、Garoufalidis和李栋等国际一流数学家,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作为立足“双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科大正在提升深圳人才“蓄水池”效应,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持续作出南科大的贡献。
对话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姜虹:
新型研究型大学
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问: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将如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
姜虹: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自觉担当教育优先发展的代表、科技自立自强的先锋、人才引领驱动的表率。目前,南科大通过国家部署支撑发展战略、校企融合创新发展战略、跨境科教协同发展战略等三大发展战略以及五大行动计划,锚定新型研究型大学基本定位,进一步深化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们将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加强基础研究,着力攻克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立有利于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全面发展的、适合新型研究型大学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加强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衔接,并不断完善科研组织形式,以项目为导向推动科研创新引领。
问:在广东教育强省建设中,南科大将有怎样的担当作为?
姜虹:南科大要发挥新型研究型大学优势,助力教育强省建设,聚焦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集中资源和优势学科力量建设若干科研战略平台。目前,学校已牵头建设中能自由电子激光器大科学装置、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等,深度融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还成立了碳中和能源研究院、可持续材料研究院、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等多个重大科研平台,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