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山西证券发布电子行业2025年年度策略报告称,AI作为手机新功能,推动供应链升级,并带动手机迎来新一轮换机周期。随着2024年智能手机行业的积极变革和手机厂商将生成式AI作为升级重点,预计2025年生成式AI手机将加速渗透,2027年渗透率将达到43%,生成式AI手机存量也将从2023年的百万级增至2027年的12.3亿部。以苹果为核心的手机产业链将开启新一轮新机周期,安卓产业链同样受益于AI。
AI赋能传统IoT领域,AI硬件百花齐放。以AI耳机、AI眼镜为代表的IoT硬件,将在AI大模型推动下提升产品力,实现行业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其中AI眼镜产业链包括上游传统眼镜零部件、芯片系统、摄像头等关键元器件,和整机组装、系统优化等环节,可实现高度国产化,传统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有望通过AI眼镜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增长。
算力芯片加速国产化,硬件PCB景气度持续提升。随着AI大模型持续迭代和AI应用渗透率快速提升,GPU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各大厂商加大AIASIC自研力度。国内外算力共振驱动上游PCB需求持续增长,18层以上的高多层板、HDI板、封装基板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增长。
光刻机亟待突破,AI加速先进封装发展。光刻是芯片制造的关键工艺,光刻机是核心设备。此外,先进封装是超越摩尔定律、提升芯片性能的关键。算力时代,先进封装有望迎来加速发展。Yole预计,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有望从2023年的468.3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785.5亿美元。先进封装占封装市场比例预计由2022年的46.6%提升至2028年的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