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无人机移动巡检车
一人多机
从“一人一机”变成“一人多机”,巡检效率是现有水平的4倍
全域覆盖
设有“北斗动中通”系统,实现无信号区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
超大电池
搭载20组电池,提供大容量UPS车载电源,可满足4架无人机全天候不间断作业
可同时指挥4架无人机、在无信号区域也能自主巡检、“超大电池”确保全天候不间断作业……昨天下午,由国网成都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自主研发的输电线路无人机移动巡检车正式投入使用。
该车搭载省内首台车载电力无人机巢,可实现多机集群作业、杆塔精细化巡检等功能,堪称无人机界的“小航母”。有了它,输电线路的无人机巡检从“一人一机”变成了“一人多机”,巡检效率最高可提升至现有水平4倍。
无人机“小航母”长什么样?怎样开展集群作业?昨天下午,记者在龙泉驿区车城东七路附近,见到了头一次亮相的无人机移动巡检车。
多机集群作业
电路巡检迎来“航母模式”
普通状态下的无人机移动巡检车,就像一辆普通的黄色小货车,平平无奇。不过,一进入工作状态,“小货车”立马变身作战平台,成为多个巡检无人机的“最强大脑”。
撑起车身左侧的挡板,一个可视化智能指挥大屏立马呈现,上面显示着各种数据,无人机作业现场画面、实时数据、感知状态等信息一目了然,尽在掌握。后备箱里,藏着科技感十足的无人机巢,两层平台各架设了两部小型无人机,当一个平台完成放飞后,系统会旋转180度,再由另一个平台进行放飞。在车厢里,还有一个“作战指挥室”,工作人员在这里操作无人机起降,并监控各种实时数据。
据无人机移动巡检车主要研发人员、国网成都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杜永永介绍,巡检车目前可以同时搭载4架小型无人机,也可以搭载两架相对大一些的无人机。个头小点的无人机主要负责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精细化拍照、红外测温等,可以对发热缺陷等进行监控;个头大的是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对输电线路通道进行快速三维测量,可以对线路下方的树和导线之间的距离进行厘米级定位,从而判断线路下方的树障隐患,是否会影响线路稳定运行,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记者注意到,在巡检车的上方还设置有“北斗动中通”系统,它可以实现无信号区无人机自主巡检全覆盖,传输速率超过4G网络,最高达20M/s,“有了这套系统,我们就能突破部分山区无人机作业信号无法覆盖的盲点,实现无人机自主作业100%全域覆盖。”杜永永说。
具备六大功能
效率是“一人一机”的四倍
下午3点40分左右,无人机移动巡检车迎来“首飞”。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车顶篷慢慢打开,无人机巢经过旋转、上升,把两架无人机送上车顶。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两架无人机先后放飞,前往不远处的两处铁塔,开展巡检工作。无人机起飞后,拍摄到的画面、采集到的数据等,都实时呈现在指挥室和车身显示屏上。完成巡检后,无人机自动飞回机巢,进行充电。说到充电,巡检车可同时搭载20组电池,提供大容量UPS车载电源(10kWh),可满足4架无人机全天候不间断作业,大幅提高了无人机作业的续航水平。
据杜永永介绍,这项技术在国内也属于领先水平,是输电运检中心耗时10个月、自主研发的“机器代人”关键设备,目前已受理/授权发明专利8个,发表论文4篇,具备“北斗动中通”“可视化指挥”“多机集群飞控”“实时智能监控”“移动智能充电”“WAPI无线通讯”六大功能,“4架无人机全天候接力式工作,连续飞行巡检效率是‘一人一机’模式的4倍!”
据了解,在无人机移动巡检车正式启用的同时,国网成都供电公司正在研制更加小型化的机巢,成功后将进一步提高无人机规模化作业效率。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甦
摄影 李冬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