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之大,不在面积,而在实力和格局。
大科学装置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国之重器”。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吸引了一大批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正在大湾区加速汇集,推动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加速前进。
大湾区之大,还在于这里有不断上新的“大国重器”。它们背后的大湾区科创力实力有多硬核?
上天入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约2300年前屈子行吟而发的天问,正在由现代中国的航天人一一解答。扎根广州南沙的中科宇航,正播撒着属于中国商业航天新时代的种子。
中科宇航是中科院体系下从事运载火箭、研发、设计、制造和发射服务的企业。它是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火箭企业,也是我国首家研制中大型运载火箭的商业航天企业,总部和生产制造在广州,也是广州商业航天的链主企业。
中科宇航研制的力箭一号,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在2022年7月27日首飞成功。其在运载能力、入轨精度、设计可靠性、性价比等方面迈入世界固体运载火箭领域先进行列。
首飞即发射6颗卫星、总重量近1吨,力箭一号的成功发射推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进步和模式的创新,更获评为2022年度中国科技进展十大项目之一。2023年6月7日12时10分,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采取“一箭26星”方式,将搭载的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火箭正是由中科宇航参与研制,在广州南沙生产的首批火箭之一。
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是在广州南沙生产的首批火箭之一。
相信在广州致力于打造中国航天“第三极”、冲刺中国商业航天“第一极”的新征程上,落户南沙的航天生力军中科宇航,将带领中国商业航天登上更大的舞台。
穿山过岭,造化神奇,傲视寰宇的中国基建,离不开盾构机这样的工程利器。
盾构机被喻为“国之重器”。2008年,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国中铁1号下线,一举打破海外品牌在盾构机领域的垄断地位。
近年来,来自佛山的中铁华隧联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铁华隧”)首创研发了“冷冻刀盘技术”“双模盾构机”“三模隧道掘进机”等国内领先技术,陆续打造了“大湾区号”“妈湾号”“华隧奋进号”等上百台应用于大湾区建设的盾构精品,不仅让大湾区的科创实力更进一步,也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交通强国贡献了力量。
如今,中铁华隧所在集团盾构订单已累计超1600台、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大国重器的腾飞添砖加瓦。
广东佛山中铁华隧盾构机生产基地,正在检修的盾构机。
运用多项自主专利技术,克服多种特殊地形地貌,国产盾构机的每一寸进步,都代表着美好的未来正在发芽。
探幽寻微
在最不起眼的微观尺度上,恰恰可能藏着现代科学最大的秘密。要想抓住这些自然之秘,就需要借助更加精准的大科学装置。中国自己的“超级显微镜”和“地底星空”,正在湾区悄然走向成熟。
中子们的碰撞、反弹、测量,蕴藏着推动我国材料、生物、化工事业发展的契机。作为我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和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广东东莞的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将为材料科学技术、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开发提供研究平台。
截至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完成10轮开放运行,完成课题千余项。建成后,它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拥有的第一台散裂中子源,和世界上正在运行的美国、日本和英国散裂中子源一起,构成世界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
广东东莞,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
而在地下700米建造一座21层楼高的巨型球体,这看似不可思议的设计,恰恰是大湾区前沿科创实力的最佳体现。
捕捉中微子,寻找暗物质,研究宇宙的起源之谜,在地底探索星空,正是独属于中国科研人的浪漫。在大湾区城市江门,深藏地下700米的中微子实验探测器,是世界上能量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液体闪烁体探测器,能够捕捉“幽灵粒子”中微子,助力探寻宇宙诞生之初的秘密。
广东江门,正在建设中的中微子实验设施。
早在2009年,中国的科学家们就已看到了中微子质量测序的重要性,开始酝酿并提出江门中微子实验的设想。经过多年论证勘测,2013年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立项。
江门中微子实验预计2024年建成运行,以测定中微子质量顺序、精确测量中微子混合参数为主要科学目标,并进行其他多项科学前沿研究,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中微子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成为国际中微子研究中心之一。
上穷碧落下穷九幽。在助力中国智造升级发展的道路上,来自大湾区的科创力量不断生长。这株参天巨木,将不断结出累累硕果,让世界看到新时代的湾区攀登全球科创高峰的实力和风采。
文字:南都、N视频记者 龙飞
视频:南都、N视频记者 董梓浩 伊凯文 陈杰豪 魏雄锋 杨杰 黄薇 胡利超 李行 邵嘉慧 曾俊豪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董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