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礼县还笼着一层薄雾,甘肃亿家粮油加工有限公司加工厂的厂房已在晨曦中苏醒。走进面粉生产车间,低温低速研磨设备正发出低沉的嗡鸣声,金黄的小麦颗粒经过多道工序,化作雪白细腻的面粉。
这条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是公司董事长王龙引口中“从汗水经济向智慧经济跨越”的关键。
过去,面粉加工依赖传统工艺,能耗高、营养流失多,市场竞争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引进了先进的低温低速研磨设备,这项技术通过精准控制温度与转速,最大程度保留小麦的分子结构与营养成分,让面粉麦香浓郁、口感筋道。
“我们的面粉蒸出的馒头,吃过的人都说有小时候的味道。”王龙引笑着说。
另一车间的粮油生产区,工人们戴着白手套在机器间穿梭,有人弓腰查看螺旋榨油机吐出的金黄色液体,有人踮脚调试恒温罐的仪表……经过一道道工序,菜籽油与胡麻油的醇香在空气中交织缠绕,汩汩注入储油罐区六座银灰色巨型油罐。
据介绍,公司采用物理压榨工艺,避免化学残留,确保菜籽油、胡麻油等产品零添加、纯天然,而且生产线效率和产品出油率都快速提升,粮油日加工量更是有了很大的突破。
甘肃亿家粮油加工有限公司是集粮食、面粉以及食用油的原材料收购、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规模化生产的经营实体。成立以来,公司不仅申请注册了“秦吟油”“秦吟粉”商标,更是不断完成技术的迭代升级,提升产品品质,公司效益也年年攀升——2023年,公司年销售额1600万元;2024年,突破2300万元;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达到200万元。
小小“面袋子”“油桶子”里不仅“装”着公司的发展,更“装”着大民生。
在产品包装车间,工人石秀云熟练地拿起包装盒,一桶桶“秦吟油”在她手中包装成型,销往各地。“公司成立以来,我就在这里上班了,每月能拿3000多元。最重要的是,在家门口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石秀云笑着说。
不仅如此,据王龙引介绍,公司的生产原料除了来自内蒙古、汉中等地之外,主要优先收购本地农户的菜籽、小麦,进一步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
此外,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甘肃亿家选择主动破局。2024年下半年,公司入驻“832平台”,西北师范大学、兰州文理学院以及河西等地的机构成为长期客户。同时,生产的面粉除了供应全县学校的营养餐外,还与多家电商平台合作,销往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企业。
“过去靠老板跑市场,现在靠数据跑流量。”王龙引感慨道。
站在新起点,甘肃亿家粮油的目光也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企业的价值不仅是创造利润,更要为乡亲们谋福祉。前段时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让我们发展信心倍增。我们打算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大家一起发展增收。”王龙引说。
从最初的小规模加工厂,到如今年收益超2000万元的大企业,甘肃亿家以科技赋能生产、以绿色定义品质、以责任回馈乡土,成为粮油产业升级的鲜活样本。
(文/记者杨丽君 尚敏贤 李北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