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少数派投资
在上周年度GTC大会后的3月20日下午(美东时间),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和思科CEO查克·罗宾斯(Chuck Robbins)一同接受了CNBC的采访。
黄仁勋表示:“从互联网时代以来,我从未见过哪一项技术或倡议,能像人工智能这样,让全世界和各国领导人都意识到其重要性。原因很简单,没有一个国家希望把发展自身智能的机会外包给其他国家。”
罗宾斯则指出,特朗普政府希望美国能在这场“人工智能军备竞赛”中保持领先地位。
华尔街一直担忧总统的关税政策可能影响领先科技公司依赖的半导体进口。但罗宾斯在谈到政府时表示,“最终他们的决策一定会非常有逻辑”,政府也应寻求更好的贸易协议。
罗宾斯说:“根据我与政府方面的沟通来看,他们希望保护我们目前的领先优势,他们希望我们能赢。我相信他们将要实施的政策会确保这一点实现。”
思科是一家生产网络硬件的企业。
2000年之前,市场追捧的明星公司,一是美国在线(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二就是思科(提供硬件支持)。
在今年睿郡资产的年度思考中,董承非有这样一段表述:
“对比思科和英伟达,二者在行业地位和创新生态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本质上,我认为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基本完全相同。
第一,它们都是‘卖铲子’的角色;第二,它们的收入与流量相关,商业逻辑都是面向大B客户,且具有科技属性,长远看是通缩模型。”
如今两家“卖铲子”的公司CEO坐在一起接受采访,还是很有意思。
思科近期发布了一个新的AI工厂架构,并与英伟达宣布了一项合作,将共同为企业市场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基础设施技术。
黄仁勋对此表示,人工智能“重新定义了整个计算技术栈,包括计算、网络、存储、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开发的方式。”然而,他同时也指出,目前的企业级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已经长时间没有发生改变。
他有句原话是,“我们需要‘重装’全球的企业。”
以下是这场访谈的主要内容,IN咖(ID: Insight_daka)精译分享给大家。
主持人
你们合作开展这些项目的感觉如何?我很想知道你们到底是怎么合作的。
和Chuck这样友善的人合作非常棒,思科公司在专业领域的强大和丰富经验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目前合作的两件事都是颠覆性的创新。
首先,大家都知道,我们之前一直在为云计算创造AI技术,但我们现在希望把AI带进全球的企业市场。
AI重新定义了整个计算堆栈——从计算、网络、存储到操作系统,以及应用开发的方式。然而,今天的企业IT基础设施基本上还停留在过去的状态。
所以,我和查克准备彻底改造这些基础设施。
这是一个规模达数万亿美元的全球基础设施,我们必须重新打造。这是第一件事。
我们合作的第二个领域是电信,这是思科长期深耕的领域,但对英伟达来说还很新。
众所周知,电信基础设施本质上也是数据中心,而随着6G和AI的到来,这些数据中心即将经历彻底变革。
我们两家公司正联手构建全新的技术堆栈。
这两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万亿美元级别的机会。
主持人
我知道思科最近收购了Splunk,这使你们在这方面的实力进一步提升。
Chuck,和Jensen以及英伟达团队合作是怎样的体验?对思科及其股东来说,这种合作又有什么增益?
(注:2023年9月,思科宣布以280亿美元全现金交易收购Splunk,并于2024年3月18日完成了这笔交易。此次收购旨在增强思科在数据分析和安全领域的能力,结合Splunk在机器数据分析方面的专长,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和他合作真的很精彩。
大概14个月前,Jensen突然打电话给我。当时我还说:“你是世界之王啊,怎么会想到给我打电话?”
于是我们坐下来谈企业市场的机会,并发现我们的技术堆栈互补性极强。
尽管我们在部分产品领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我们很早就达成了共识。
我对他说:“如果我们要合作,我们就会使用自己的网络设备。”
Jensen当时的反应非常积极:“没问题,你们来做网络设备,我完全没意见。”
主持人
看来你们都更愿意合作而不是竞争啊。
是的,我们都是“恋爱派”,不是“打架派”。
现在我们已经在网络方面进行合作。
最近我们做的一个重要宣布就是,他在英伟达的架构中认证了我们的网络设备。我想我们可能是唯一得到他们官方认证的厂商。
另外我们还达成协议,如果客户有需求,我们甚至会基于他们的芯片设计以太网交换机。
我们只想提供客户真正想要的产品。
主持人
普通消费者可能认为AI更偏向消费端,但其实企业市场的规模要比消费市场大得多,对吗?
确实如此。企业市场远比消费市场大得多。
当你想到Jensen提到的那些变革,尤其是AI带来的安全问题时,你会发现它的影响是巨大的。
第一阶段的AI推理应用将需要全新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但更进一步的第二阶段,即所谓的“自主代理AI”(agentic AI),则需要我们完全重构底层互联网的逻辑,以确保这些代理之间能安全沟通,实现自主AI真正的目标和愿景。
主持人
目前我们的系统是否已为这种自主代理AI做好了准备,还是我们需要彻底推翻现有系统,构建一套全新的架构?
其实你也知道,现在人们真正用来运行AI的那些先进电脑,就是我们眼前正在谈论的这种(配备了专用芯片和专门架构的高性能AI计算设备)。
而目前世界范围的企业里,还根本没有这种专门为了运行强大AI而设计的先进设备。
主持人
这么说,我们等于要把整个世界都纳入这个万亿美元的机会里面,这可是个两三万亿、甚至四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毫无疑问吧?
没错,绝对的。
这可是个巨大的征程,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当初Jensen要打电话给我的原因。说实话,在企业计算领域,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客户的需求了。
所以我们要一起去“重装”全球的企业。
主持人
我很喜欢你们用的这个词,“重装”,非常有说服力。确实如此,你们走进这些数据中心,看到的就是一排一排的设备机架。
其实我们在一年多以前就坚信,企业市场带来的机会要远大于我们在云计算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而且最近我也听Jensen说了同样的话,我们现在都认为这个机会会更大。
主持人
Chuck,如果站在美国整个商业界领导者的视角,你觉得我们能做些什么?目前做的如何?
目前我们显然是领先的。你看看Jensen,以及我们正在AI领域所做的工作,还有围绕AI工厂所建立起的生态系统,这些都清楚地表明我们是领先的。
从我和政府官员的交流来看(Jensen也和他们沟通过很多),政府非常希望保护我们的领先优势,希望我们能赢。
我相信他们即将实施的一些政策,也将确保我们继续保持领先。
主持人
但如果政府决定对硬件征收25%的关税,这可能会妨碍行业增长吧?
嗯,这个还要看他们最终的决策。
政府确实在考虑采取对等关税的做法,针对那些对待我们不公平的国家,这是他们完全可以做的事情。
但与此同时,我相信他们也会注意到,所做的一切都必须确保我们继续保持现在的领先地位,确保我们能赢下AI领域的竞争。
主持人
你们都是国际化的公司。你们觉得美国的科技产业现在受重视的程度如何?人们是否足够理解,我们所讨论的这些内容对他们的生活有多重要?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首先,你刚才提到了国际化。我可以明确地说,从互联网以来,还从未出现过一项像人工智能这样让世界各国和领导人都如此重视的基础性技术。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把提升自己国家的“智能能力”外包出去。这对每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非常关心人工智能。
至于普通大众,我认为AI技术本身几乎已成为每个人日常话题中的重要内容,人们普遍知道这项技术,也明白它的重要性。
但我觉得,大众其实并没有真正意识到AI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和工业方面的深远影响。
主持人
但我们今天主要还是在讨论工业方面的影响,对吧?
没错。现在大家谈论GDP、美联储、经济走向等话题,但事实上,这些传统的话题在AI带来的变革面前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五年前,我们觉得5G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但现在看来,AI带来的变革远远超过了当年关于5G的全部讨论。
以前每次我去华盛顿,人们谈的都是5G、开放无线接入网等等,都非常担忧这些话题。
但现在,没人再谈论这些了。
主持人
这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地乐观和积极啊。但我们还是得做一个价值判断吧?我们要么相信这种趋势,要么就只能固守“地球是平的”那样的旧观念了。
大家之所以都这么兴奋,是因为我们都看到了AI巨大的潜力。
不管是在科学领域、医疗保健领域,还是纯粹经济生产力的提高上,我们都看到了眼前这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当然,AI本身也带来了巨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主持人
“好奇心”这个词用得非常好。它需要我们有更多的想象力,我们必须打开眼界。现在我们仍然被当前知识之墙所困住了。
这时候就需要你们这些领袖站出来,向大家解释AI对我们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要性。
如果你去看我们合作当中最强大的一点,就是我们联手极大地简化了企业部署AI应用的过程。
当企业开始理解如何简单、安全地实施AI应用,他们才能真正释放AI的潜力。
比如在医疗领域,企业客户非常需要我们的帮助,告诉他们如何在感到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用AI,确保员工和客户的数据不会面临风险。
而这正是我们将共同做到的。
我认为到那个时候,你才会看到AI在医疗和科学领域真正带来的颠覆性变革,比如疾病治疗的革命性突破。我们必须帮助他们建立能够实现这一切的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