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晚晴,金融工作者,以文笔细腻优美著称的科幻作家,被读者亲切地称为“晴姨”,曾获未来科幻大师奖、光年奖、冷湖奖、晨星奖、星云奖、银河奖等,是中国科幻新生力量代表人物之一。
“美”是杨晚晴创作的落脚点和至高追求。近日,笔者走进杨晚晴创建的美丽玄幻的科幻宇宙,窥探这个新生代作家的另一面。
哀而不伤
借科幻背景探讨“人何以为人”的问题
“我是30岁之后才开始写作的。”杨晚晴说,“之前不是不想写,而是真的写不出来。”这一点,他在《归来之人:杨晚晴中短篇科幻小说集》自序中进行了详细描写。当时他已放弃科幻创作整整两年,因为满怀信心与热情写出的小说要么石沉大海,要么被退稿,如此几年下来,难免会认为自己没有科幻写作的天赋。
在放弃科幻创作的两年时间里,杨晚晴并没有选择停笔,而是写起了纯文学作品。“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我在纯文学写作上也没有任何建树,但两年的锤炼,使我对文字有了更强的控制力,同时也让我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平淡的叙事中淬炼力量感。”杨晚晴说。
一次美学上的启迪,让杨晚晴重新振作起来,并执笔写下了处女作《伪神》。这次小小的成就,给了他极大的激励,在他看来,写作就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当写作得到了激励,人就会更努力地去写,以此得到更多激励。杨晚晴补充道:“当然,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激励并非唾手可得,需要克服许多写作中的困顿乃至绝望。”
杨晚晴的作品和他的经历有着某种异曲同工般的相似,他需要面对现实中的创作困境,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则需要面对某个虚拟现实困境,“两个人”同时在现实与虚构现实困境中,探讨人性中真诚、善良、坚持、勇敢等美好品质,以及对爱与死亡的思考。
“科幻小说为我提供了一个在极端环境下拷问人性的机会,可以让我更好的去思考‘人何以为人’的问题。”杨晚晴坦言,常常有人评价他的作品是“很硬的软科幻”,因为他的写作出发点是科技,但落脚点永远在人心和人性上,创作此类题材的作品与他的性格和所学专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认为自己相对来说是一个很悲观的人,对人生的理解就是需要不断地面对告别和失去,但我们生存的目标是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一些意义和快乐。虽然我在写作中总是在写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但并不是想传达悲观的情绪,而是希望人们都能在冰冷残酷的世界里和生活和解、和自己和解。”杨晚晴说,“其次我是学经济学的,经济学也是一个跟人有关的学科,我在创作时会有一些社会想象,也是来源于经济学的学科背景,因为经济学会进行一些社会公平的想象,还有像一些‘理性人’‘非理性人’的假设,这些知识也会在我小说中的人物行为中得以体现。”
足履实地
科幻创作的核心在于知识积累和亲身体验
科幻作为生长在科技之上的文学,科技作为孕育科幻作品的养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打好科技基础,才能为科幻创造出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创作科幻小说时,除了对人的思考,杨晚晴还建立了一套审查机制,判断自己想象的未来科学技术是不是荒谬的,毫无可能的。他举例说:“例如我有一个很感兴趣的点子,但是它所涉及的知识又相对陌生,我就会去看相关的科普书、教材,还会在网上下载相关论文查阅。此外,我也会找相关领域的朋友帮忙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指正,探讨点子的可能性。”
杨晚晴介绍,之前他去云南保山出差时,顺便参观了松山战役遗址,回家后突然有了灵感,便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写了一篇科幻抗战故事。事后杨晚晴感慨道,不仅仅是科幻作家,对于创作者来说,亲身的经历和真实的感受永远是最珍贵的创作源泉。
其实在大学时期,杨晚晴就开始进行一些自娱自乐式的写作,虽然没激起火花,但依然是他宝贵的经历和精神财富。“很多在你脑海中盘旋的想法,你是没办法看清楚的,但是写作可以让这些想法慢慢现出真身,让你可以去看清它,所以有时候写作是对现实的一种探索,探索人的潜意识和对世界的理解。”
他鼓励青少年写作,因为青少年想象力丰富,往往能爆发出很多不可思议的想法。当然,在创作之前,要先进行知识的累积,再进行合理的想象。没有知识作为支撑,即使科幻创意灵光一现,也很容易被推翻。而且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甚至难以领略科幻庞杂而深邃的美。
杨晚晴还根据自身教育经验分享了一些看法,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例如观看科普视频、参加户外活动、玩益智类游戏等。当然,这些方式都要建立在适度的基础上,但值得肯定的是,尝试不同的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体验感,这些珍贵的体验感是无法简单地通过语言和文字感受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亲身体验中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量。
让人期待的是,杨晚晴透露,目前他已完成首部长篇科幻小说,这部丝绸朋克题材的小说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美的体验。(董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