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首届高交会展馆内人声鼎沸。
2001年第三届高交会上,朗科公司生产的USB存储盘在高交会上做成大生意。
2019年第二十一届高交会上,5G及新技术时代的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1999年首届高交会开幕。
2007年第九届高交会上,比亚迪展示全球首个“铁电池”。
2019年第二十一届高交会上,骨传导蓝牙耳机深受观众青睐。
被称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今天已经来到第25届,从当年的高交会馆,到深圳会展中心,再到福田、宝安两馆齐展,高交会展览规模不断扩大。而作为展会上真正的“主角”,每一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展出和发布,都会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激起一朵小小浪花。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穿越四分之一世纪回看这些“浪花”,或许不再感到惊艳,但正是它们的此起彼伏,继而汇流成河,奔腾入海,最终波澜壮阔,才迸发出推动人类文明始终向前的磅礴力量。
起步
迈出参展一小步 推动时代一大步
“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仰望星空的人,不会发现月球表面与往常会有何不同,只有真正踏出那一步,即使看似平平无奇,创造的结果将很可能是科学技术的一次巨大飞跃。
高交会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绝佳展示和推广平台,在这里总有一些新产品新技术在向世界宣告:未来已来。
全世界从这里初见“U盘”
不需外接电源和额外的驱动器,与USB接口即插即用,可挂脖便捷携带……在1999年举办的首届高交会上,邓国顺带着他和伙伴发明的USB闪存盘亮相,在当时主要以软盘、光盘等存储数据和文件的时代,这个只有拇指大小的“黑科技”产品,在高交会赚足了眼球,并自此走向世界,成就了后来风云全球的深圳朗科电脑技术有限公司。
据高交会及企业官网资料记载,这是全球第一款USB闪存盘,由深圳企业朗科于1999年5月发明,并命名为“优盘”。与软驱和磁盘不同的是,U盘不需要驱动器,即插即用,小巧便于携带,存储容量大,还可多次反复读写。U盘的亮相,象征着移动储存新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在第一届高交会亮相时,它的容量为8MB,是当时市面流行的3.5寸软盘的10倍。当时,我们展区人气爆棚,吸引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洽谈者,展区电话几乎被打爆。”邓国顺表示,从高交会走向世界的不仅是发明产品,他也由此被称为“世界闪存盘之父”“软盘软驱终结者”。
邓国顺说,此后不久,U盘无需复杂的机电读写设备、存取速度快、接近无限次擦写、超大容量、高可靠性、微型便携等优点,让其迅速取代了磁盘、光盘,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主要的移动存储产品。
“如果你有一项发明,那么就应当跑步来参加高交会;如果你是一家很想尽快有所作为的科技企业,那么就应当在每一届的高交会上有所作为。”直到今天,邓国顺仍然感慨,公司以首届“高交会”为契机,结识了很多的投资商。通过洽谈协商,在第一届“高交会”后不久,朗科便成功地拿到了第一笔融资。在随后的第二、三、四届高交会上,朗科成功开发出了启动型优盘,不仅提高了知名度,更拓展了销售渠道,开始与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展开合作,逐步巩固了其在移动存储行业的市场地位。
“5G”从初试啼声到数字化基石
科技时光如同白驹过隙,5G为锚扬帆数字蓝海。2015年,全球业界正在憧憬5G会如何在未来激荡科技创新大潮时,中国5G已经在第十七届高交会上初试啼声展现愿景。次年1月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正式启动,时至今日,深圳以5G为重要支撑打造世界领先的极速先锋城市,中国5G发展稳居全球领跑行列,5G基站、5G用户数量的全球占比均超过6成,5G已成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也是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中国科技第一展”成为中国5G的发展加速器和资源交融点。
第十七届高交会,中国5G亮出技术方向、发展愿景及规划引来各方高度关注;第十八届高交会,中国5G技术创新驱动闪亮全场,5G云端机器人、5G智能驾驶、5G虚拟现实等成为热门话题。到2019年中国5G发放牌照时,高交会场的5G产业链已然重装列阵,应用场景深入交通、金融、智慧城市、工业等各个领域。
在第二十届高交会上,人们终于听到了5G时代来临的敲门声。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开辟出5G试验网体验区域,市民在本届高交会上率先体验了5G网络的魅力。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高交会不愧是“中国科技第一展”,成为了中国5G新技术和新产业最先的展示窗口。2019年第二十一届高交会上,5G闪耀全场。深圳在5G产业链各环节均有布局发力,5G行业应用精彩纷呈。这一年也成为中国5G商用元年。
目前,5G已成为了中国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累计建设5G基站318.9万个,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达42%。5G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已融入67个国民经济大类。同时,深圳5G基站密度位居全国首位,集聚终端、基站系统、网络架构、应用场景等各环节的5G全产业链企业,5G基站和终端出货量全球居首,着力构筑极速先锋城市,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数字基石。这背后,高交会发挥“大舞台”和“助推器”作用,为5G发展及数字生态完善贡献着持续作用。
放眼本届高交会,5G瞄准高质量发展,技术演进实现新突破成为焦点,折射出高交会坚持创新引领的发展轨迹。RedCap、新型无源物联、通感一体、空天地通信等5G新技术纷纷闪亮登场。“中国科技第一展”长袖善舞推动5G创新向纵深挺进,汇聚各方力量在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中形成新的推进动力,助推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有力支撑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走深走实。
一块铁电池引发的新能源动力革命
2023年,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大放异彩,比亚迪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在成为世界500强的道路上,同样也有着高交会的身影。2007年的高交会期间,比亚迪发布了其全球首个“铁电池”,并宣布铁电池成熟商用——以铁电池为动力之一的双模混合电动汽车F6预计于2008年推向市场。
与当时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电池相比,比亚迪铁电池除了具备便宜和环保优点外,由于采用全新设计,电池容量、循环寿命、使用温度范围、放电性能均优于锂电池。此外,由于采用高热稳定性材料和缜密工艺设计,比亚迪铁电池安全和可靠性大为增强,与锂电池不当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爆炸现象相反,铁电池安全可靠,即使扔在火中也不会发生爆炸。
此后,比亚迪持续深耕动力电池领域。2020年3月,比亚迪推出基于磷铁酸锂技术创新打造的“刀片电池”,其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50%,通过行业最严苛的针刺试验,重新定义了电动车安全标准,且不含镍、钴等稀少金属。首款搭载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的汉EV一上市,销量就突破万辆关口,如今刀片电池已被应用于比亚迪旗下全系电动车型。
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比亚迪成为今年排名升幅最大的中国企业,且被称为实现新能源车技术创新与突破的黑马;在2023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中,比亚迪超越铃木,位列全球榜单第九名,将中国车企在全球的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
孕育
当年的中小微 今日的巨无霸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活跃的“伯乐”恰恰是“深圳科技第一展”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一届高交会上,都会吸引大量的投资商来寻找他们的“千里马”,这使高交会不仅展现了丰硕的科技成果,也带来丰足的资金流和人才资源。“伯乐”和“千里马”,共同筑起了创业创新的新生态,在高交会“孕育”下,不少当年的“中小微”,成长为了行业的“巨无霸”。
风投雪中送炭,助力QQ腾飞
1999年,首届高交会在深圳正式拉开帷幕,彼时的腾讯刚成立公司满一年、刚推出QQ产品不到一年、公司员工全部加起来不过10人,运作资金非常缺乏,亮相高交会时犹如一只“丑小鸭”。而国际数据集团正是通过高交会,看上了这个不起眼的“丑小鸭”,并率先注入了首批资金。此后,靠着这一笔资金,腾讯不仅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其用户数量和业务规模更像滚雪球似的开始激增。
2000年的第二届高交会,腾讯已经是一家用户量和在线用户量都占绝对优势的公司,并正式推出QQ2000版,各项业务都蒸蒸日上。据当事人回忆,当年高交会腾讯展台伫立了一只特大型的“企鹅”,市民为了得到“企鹅”玩具,甚至排起了长龙。
到了第三届,腾讯已经成为当年高交会上最热的展位之一,每天都有超过千人规模的人排队领取QQ纪念品。
而如今,25年后的腾讯,已从专注即时通讯和网络资讯的互联网企业,成长为市值万亿、利润千亿,全方位拓展产品矩阵,并怀揣6.6万件专利、近5年研发投入累计达到2368亿元的科技巨人,更成为引领深圳以及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标杆型科技企业。2022年,腾讯营收达到5545.5亿元,净利润1882.4亿元。
在当年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曾深情地提到腾讯借高交会起飞。他说:“我们曾为凑出必需的营运资金而四处奔波、夜不能寐,甚至试图卖掉我们的QQ软件,幸运的是借助深圳首届高交会这个平台,我们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加快了创新的步伐,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今年的第25届高交会,腾讯将继续参展,并携微信支付业务,展示其最新的“刷掌支付”技术,进一步以创新科技为市民带来更便捷的生活体验。
特种计算机,研祥行业领先
2009年的高交会,研祥展厅里一个巨大透明的玻璃鱼缸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在清澈的水世界里,几只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在水草中悠闲地穿梭,令人咋舌的是一台A4纸大小的计算机主机也沉浸其中,而其主机一切功能显示全部正常。
这台在水下正常工作的计算机被誉为笔记本中的“东风猛士”,当时价格在10万元左右,不过并不针对民用市场。其采用了铝合金制防水密封外壳,通过独特的密封圈咬合技术和宽温散热技术,具有防尘防渗水、宽温散热、统一接口等特性,能充分满足在海洋研究、船舱码头、洗浴场等特殊环境下使用计算机的苛刻要求。
1993年,研祥集团的第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诞生于南光大厦一间2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经过30年发展,研祥多次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互联网核心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特种计算机领域,研祥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说起高交会,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依然记得1999年第一届高交会开幕的日期。他经常感慨说,研祥参加首届高交会,不仅收获了订单,还获得了投资——刚成立不久的深圳创新投对深圳6家高新技术企业注资,研祥正是其中之一。
陈志列认为,从创立早期开始,高交会对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力就是巨大的,因为它不仅是技术成果展示会,更侧重成果交易。时隔25年回看,他认为高交会在全国最早做了个“示范”,很多人由此意识到高新技术成果原来可以交易,意义巨大。
始于1999年的高交会,不仅是中国科技第一展,也是深圳高科技发展的里程碑。在高交会的平台上,研祥不仅获得了订单和投资,更是以其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EVOC品牌产品、智能新设备等,全方位展现了其应用新成果,获得市场关注和回报。研祥与高交会的故事是一段相互成就的历程。这段历程不仅见证了研祥的成长,也反映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和高交会的蓬勃发展。
会场大秀特技,优必选一鸣惊人
《小苹果》舞蹈表演、《木马屠城记》讲故事、六人足球激战对抗赛……2014年,在第16届高交会的5号馆,几个人形机器人在遥控器的操控下,正进行高难度特技动作表演。这是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lpha智能人形机器人,其仿人型骨骼智能机器人可以直立行走,拥有16个关节自由度且可扩展,可完成舞蹈、拳击、形体表演等多种复杂的动作。
在2014年11月17日《深圳特区报》A4版上,图文并茂地对当时优必选机器人进行报道记录。在本报刊登的图片上,2个憨态可掬的Alpha机器人,在写有“机器人梦想,触手可及”的展板上,动作整齐地进行表演,被现场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一派热闹景象。
除了跳舞,Alpha机器人还可以踢足球、表演功夫、唱歌跳舞。据当时优必选相关负责人介绍,其16个关节的“舵机”均为自主研发,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实现了量产,成本也大大降低。此外,由于其采用3D可视化动作编辑,降低了操控门槛,对热衷动手动脑的“高级别”玩家来说,也可以通过系统编程,任意编写自己喜欢的动作,极大程度地发挥个人DIY创意。
一鸣惊人后,优必选陆续参加了第十八届高交会,亮相智能教育机器人Jimu,第二十届高交会,带来新款机器人悟空……通过高交会,该企业被更多消费者,投资界、教育界以及海内外人士所了解、熟悉。
记者了解到,优必选科技始终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目前已成为全球极少数具备人形机器人全栈式技术能力的公司。截至2023 年4月,公司授权专利突破1750项, 其中发明专利超800项。该公司于2014年成功研发并生产首款消费级小型人形机器人Alpha,并进行了多次迭代。2016年的除夕夜,540台Alpha 1S机器人亮相央视春晚同时跳舞,一举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优必选于2016年投入研发大型人形机器人Walker,至今Walker已经历四次迭代,是中国首款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大型人形机器人。
转化
展示尖端科技 走在时代前沿
从跳动的水壶盖,到瓦特的蒸汽机,社会的进步,得益于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在高交会的推动下,无以计数的尖端成果第一次走到台前,成千上万的前沿技术走出了“象牙塔”,逐渐在这颗蓝色星球上开花结果。而这些代表科技最前沿的技术产品,也一定是普通观展者最喜闻乐见的。
“人造太阳”迈向能源终极梦想
高交会上,科幻照进现实的例子屡屡可见。电影中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我国探索受控核聚变的重要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
2006年,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在安徽首次成功试验后,其模型在第八届高交会上首次揭开神秘面纱。这是中国科学院历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研究开发的新一代可控核聚变装置,标志着当年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人造太阳”是“核聚变反应装置”一种通俗的说法,之所以称它为人造太阳,是因为它的反应原理和太阳一样。而研究人造太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概括地说,可控核聚变是在模仿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目标是以极高的效率产生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人造太阳”就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其工作原理是将氢的同位素氘或氚添加到设备内部的真空室中,使用后设备会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通过技术提高密度和温度后,会发生聚变反应,聚变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因其呈圆形,又被称为东方超环。
2021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传来喜讯,我国东方超环在7000万摄氏度的高温下运行了17.6分钟。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造太阳”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运行超过一千秒的记录。
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只是一个实验性的核聚变反应堆。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2021年开工建设,预计2035年建成。新一代“人造太阳”是更大的核反应堆和聚变工程项目,其建成后,我国将能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实用能源发电的科学实验。
预计到2050年,我国在“人造太阳”领域的新一代实验堆将能够带动商业用电。届时,我国将全面掌握核聚变发电技术。“点亮中国第一盏聚变能灯”的宏伟目标,也将成为“点亮中国千家万户聚变能灯”的美好愿景。
矮败小麦带来小麦育种革命
“仓廪实,天下安”。
2010年第十二届高交会上,农业部首次作为主办单位参加高交会,展览面积近千平方米,参展主题为“科技引领现代农业”,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选送24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以及实物和模型参展。其中,农科院作物所选送的矮败小麦属国际首创,是珍贵的“国宝”级遗传资源,对世界小麦育种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矮败小麦是什么意思?记者了解到,矮,就是矮秆;败,就是败育,败育就是不育,不育分为雄蕊不育、雌蕊不育,这里指雄蕊不育。这种小麦既是矮秆的又是雄蕊不育的。矮败小麦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秉华创制的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太谷核不育小麦,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遗传资源,有极高的技术含量。
矮败小麦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株高差异十分明显,矮秆即为不育株,非矮秆即为可育株,省去了人工鉴别的大量劳动。举个例子来说,以前人工育种授粉,在小麦扬花的时候,一穗小麦一个熟练的技术人员去粉、授粉需要十分钟。麦子扬花时节,一亩矮败小麦需要数百人乃至上千人下田工作。现在,免了,用刘秉华的方法,麦子自己就会完成授粉。他还把鉴别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时间提早到起身拔节期。
当年的高交会上,矮败小麦获得大会优秀产品奖。
经过近四十年的潜心研究,刘秉华以创新小麦育种方法,提高小麦育种效率为目标,创造矮败小麦,创建矮败小麦高效育种方法,育成一批突破性品种,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在亮相高交会后的7年间,矮败小麦及其高效育种方法无偿提供国内小麦育种单位,全国80%以上育种单位在利用该技术选育新品种。还组织72个育种单位开展协作攻关,在全国不同生态区已构建矮败小麦轮选群体210个,今后将源源不断培育出新品种,仅2009年就有69个品种(系)参加国家、省(市)的区域试验或生产试验,展现出该项成果广阔的应用前景。
氢动力无人机领飞新赛道
说起工业级无人机,不能不提科比特。在2016年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高交会”)上,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科比特”)推出了首款氢动力无人机——HYDrone-1800,该无人机机身采用全碳纤维一体成型设计,同时可实现工业级三防。在安全可靠性方面,HYDrone-1800配备了LED飞控指示灯,可实时通过灯光反应当前的工作状态;支持信号丢失保护,同时在单桨发生意外时,仍然可以安全降落;在可扩展性方面,HYDrone-1800可支持现有的所有负载,同时还可支持定制式云台,实现负载快速更换。HYDrone-1800用于电力、石化、安防、消防等领域,续航时间长达273分钟,在当时的无人机市场引起轰动的同时,也让一架小小的无人机,从高交会“飞”向了全球大市场。
而在2016年高交会之前,科比特一直比较低调,其知名度并不算高。从2009年到2015年初,科比特一直维持小团队运作,期间办公地点也换了五六个。直到2015年,科比特接受国信大族(国信和大族激光联合成立的机器人产业基金)的投资,才开始加速发展,并且收购了3个无人机产业链企业。员工也由最初的8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30人。与此同时,科比特的业务方面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介绍,仅2015年第四季度,科比特销售额就达到了1600万元。
2016年以来,科比特以深圳宝安为研发总部,在全国设立了五大产业中心,持续发展新技术,创造行业新高度,每年业绩高速增长,公司连续三年蝉联中国无人机十大创新品牌、中国警用装备十大品牌。特别是在2022年,科比特完成了3亿元E轮融资,一跃成为工业无人机赛道估值最高的公司。
作为行业标准化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科比特牵头制定了多项无人机国际标准,引领了国际工业级无人机行业标准制定。目前,科比特形成了“硬件”和“服务”并驾齐驱的业务模式,工业级无人机主要用于toB和toG领域的机器代人服务,主要产品有MC系列多旋翼无人机、X系列多旋翼无人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放线、应急指挥、森林防火、公安消防、空中侦察、国土监察、城市规划、测绘勘探、航空摄影、影视航拍、广告航拍等多个行业。
变革
从空白到拥有 从追随到引领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都有自己的祖国,他们的发现和成就,一定会通过其国家来影响世界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谁掌握了最新科技,谁就走在世界发展的最前列。
二十五载栉风沐雨,高交会的使命早已逐步从最初的中国高新技术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转化平台,变成了引领高新技术发展创新的风向标。借助高交会,中国的科学家和科研企业准确地摸清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找准了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从科技发展的追随者,一步步变成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引领者。
“中国条码”打破技术封锁和标准垄断
在第八届高交会上,矽感科技的展台成为最吸引众多观展人员的亮点之一。作为中国第一个自主知识产权二维条码技术的专利拥有者和标准起草者,矽感科技展示了我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的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简称GM码)和紧密矩阵码(简称CM码),以及其自主研发的扫描枪、数据采集器、刷卡式条码识读器以及手机条码识读器等全系列二维条码识读设备。
在当时,作为一种大容量、极低成本的信息载体技术,二维条码在交通运输、工农业、商业、金融、海关、国防、公共安全、医疗保健和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都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也正因二维条码具备信息基础技术的重要性,美日等国很早便开始了其二维条码技术的专利围堵和标准垄断工作,AIM二维条码国际标准几乎都是美日等国技术。
针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和标准垄断,矽感科技自主研发了GM、CM二维条码技术,并被当时的信息产业部(现已整合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为国家标准。在第八届高交会上的成功亮相,矽感科技全方位地向各行各业展示了中国自主创新二维条码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
有了二维条码后,在名片上印制二维条码,只需一部1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照着条码进行拍摄,名片上的信息就会存储在手机上。房产证上的二维条码,可以让想购房的市民在家查询相关信息,不用再到交易中心排长队……矽感科技的二维条码技术为那时的生活描绘了一幅新的蓝图。
参加第八届高交会后的两年,自主创新GM、CM二维条码在标准和产业化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2008年2月,矽感GM二维条码通过了AIM国际专家组最终技术认定,即将进入国际标准公示;2008年4月,矽感GM和CM电子行业标准进入国家标准公示阶段。这之后,在矽感科技的引领下,中国的条码产业将一路逆势而上,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重要领域开始出现“中国条码”的身影。
中国有了自主研制的液晶显示器
1999年金秋十月,首届高交会在深圳开幕。那时的高交会才刚从“荔枝节”更名而来,全国的创新型企业纷纷带着高新技术产品在此亮相。时间来到2001年,康佳在高交会上展出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制的液晶显示器LC1520,一度惊艳全场,被行业视为当时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液晶显示器的一个里程碑,国产液晶电视自此在全国风靡。
康佳LC1520是中国第一台在高分辨率(1024X768)下达到85HZ刷新频率的液晶显示器,也是中国第一台采用简体中文菜单的液晶显示器,其上下左右的可视角度均达160°,比普通液晶显示器宽40°至70°,在对比度、亮度及整体响应时间等方面,也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康佳LC1520的问世,被称为我国企业自主研发液晶显示器的一个新起点。它从造型、结构、模具开发到硬件、软件设计均由康佳集团自主完成,从而使康佳成为了中国唯一一家集液晶显示器的自主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彼时,液晶技术是平面显示技术最先进的技术之一,能够满足现代人对显示终端轻巧、时尚、健康的要求,液晶显示器取代CRT显示器是大势所趋。康佳选择了液晶显示器作为突破口,切入信息网络业务,致力于成为以多媒体、移动通讯、信息网络等为主体业务的产品供应商和高科技企业。如今的康佳,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国际知名的企业品牌,入选“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财富》中国500强企业排名第230位。
如今的高交会上,从LCD到OLED,再到量子点显示、大屏幕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柔性显示、半导体显示、超高清电视等,新型显示行业最尖端、最前沿的技术与产品仍在不断闪耀。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助推大型医疗装置国产化
“怎么也没想到癌细胞很快就消失了,特别感谢重离子治疗技术。”兰州一名癌症患者说,去年经专家介绍,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重离子治疗,经过几次治疗后到医院复查,发现癌细胞已经消失。
重离子治疗设备被称为“癌症杀手”。重离子经过加速器加速后会直抵病灶,然后集中释放能量,从而达到消灭癌细胞的目的。此外,重离子辐射更能防止癌细胞残留和复发,且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小,可有效缓解患者放疗的痛苦。因此,重离子放疗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先进放疗方法之一。而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最终落地,也离不开高交会的一臂之力。
2015年高交会上,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带来了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放疗设备——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四个实现了重离子治疗的国家,并获得第十七届高交会“优秀产品奖”。
经过多年积累,在我国科研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武威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于2015年调试完成。当年年底,科研团队就带着新装置参加高交会,首台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展出,引起众多观众和投资商的浓厚兴趣,他们对重离子治疗效果和未来产业发展前景等进行了深入咨询,殷切期盼尽快推广,这些热情的反馈给科研团队做产业化带来巨大信心。
随后几年,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项目通过与金融、保险的联合,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的联动,对加快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布局和应用,打破国外同类高端医疗设备的垄断,推动民族品牌发展。
2019年9月29日,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碳离子治疗系统”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并于2020年3月26日正式投入运营。截至2023年6月底,武威重离子中心已完成超750例患者的治疗,疗效显著。与进口设备相比,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不但具备技术保障好、运行维护费用低、性价比高等优势,而且可以提供持续的技术升级服务。
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临床治疗优势受到社会关注,该装置已先后在兰州、莆田、武汉、杭州南京、长春等地启动建设,其中兰州装置已完成产品注册,可开展临床治疗。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了国产大型医疗装置国产化替代的进程。
第四代基因测序设备加速应用
2020年第二十二届高交会上,深圳市儒翰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固态纳米孔的第四代基因测序仪首次公开展示。据悉,这是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首台新型纳米孔的第四代基因测序设备,填补了国内基因测序最新技术领域的空白。这台新设备使得便携化的基因测序更加稳定、准确,从而大幅度降低测序成本,加速推进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的通知》,纳米孔21项临检项目纳入国家最新技术规范。目前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应用场景已十分丰富,在病原微生物研究、肿瘤检测、遗传病检测、公共卫生防疫、司法鉴定、环境监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研究与应用。随着国产纳米孔基因测序仪不断涌现,国内第四代生物纳米孔商业化正在快速推进中,有望带来一个新的巨大产业。
共赢
搭建小小展位 打开巨大市场
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除了产品展示,还通过合作交流帮助产品和企业打开市场。通过交流,感受高新技术发展新趋势,洞察市场新需求;通过交流,推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通过交流,让产品实现应有价值,助推新一轮科研和生产的滚动展开。
25年时间里,有无数的产品通过高交会的平台一战成名,通过高交会场的小小展位,迈向了全球的巨大舞台。而高交会作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也在促进国家、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华龙一号”进入批量化建设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优质的能源,备受世界瞩目。2014年,连续5年参加高交会的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携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亮相第十六届高交会,其中现场展示的“华龙一号”引发广泛关注。这是我国在数十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运行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设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安全等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国核电创新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在2014年8月,也就是第十六届高交会开幕2个多月前,“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华龙一号”成熟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三代核电技术要求,设计技术、设备制造和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是目前国内可以自主出口的核电机型,建议尽快启动示范工程。
“华龙一号”通过创新设计,不仅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并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灵活性。2020年10月20日,中广核的“华龙一号”技术顺利通过欧洲用户要求符合性评估,获得了EUR认证证书;2022年2月7日,该技术通过英国通用设计(GDA)审查,获得设计认可确认(DAC)和设计可接受性声明(SoDA)证书。这意味着我国核电技术取得国际顶尖标准认证的里程碑式突破。
当前,“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已形成多基地、多机组同时在建格局。2023年3月25日,我国西部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投产发电。目前中广核共有9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同时在建,分布在广西防城港,广东惠州、陆丰,浙江苍南,福建宁德等地。其中,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高质量投产。此外,由中广核全面参与项目建设的华能集团所属山东石岛湾核电厂扩建一期工程项目1、2号机组也将采用中广核“华龙一号”技术。
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广核积极联合核电产业链上下游5000多家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制新装备,输出管理经验,协助搭建完善的质保体系,有效促进了国内装备制造业和施工产业链的整体能力提升。
先科新产品叫好又叫座
在先科集团的展台前,技术人员正在向人们展示先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数码冲印设备。技术人员给一名参观者照一张靓照,几分钟后,一张传统的彩色照片就从机器的另一端吐出来。这是2001年高交会现场的景象。
我国生产出第一张光盘的深圳先科集团,在第三届高交会上,展示了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数码彩扩系统——SAST-838先科彩色数码扩印系统。它不仅使用了国际先进的设计技术,还采用了先科独有的数码彩扩专利技术。
该系统成为深圳市先科集团继开启中国激光视唱事业先河、研发中国第一代CD、VCD、DVD之后的又一高科技力作。在当时,它不仅用途广泛,可以用于数码图像彩扩、印刷、制版以及数码图像制作等领域,而且兼容性很强,除了可用计算机并口、串口、各类存储卡和各类光盘软盘等多途径输入数码照片外,还可以通过底片扫描仪输入底片,完成传统相片的输出。它的冲印速度快得惊人,每小时能输出500张7寸照片,平均六七秒就能输出一张。这套系统最具魅力的地方还体现在它的价格上,由于是先科自己设计制造的高科技产品,价格比国外产品便宜很多,仅相当于进口货的十分之一。
这一新产品在高交会上一经推出,就快速进入了数码冲印市场,从而打破柯达、富士等外国公司对中国数码冲印市场的长期垄断,促进我国数码技术和推动民族数码影像产业的发展。
两年之后的第五届高交会,先科卷土再来。他们“后DVD时代”播录一体DVD机的现场演示,令在场所有人眼界大开。
演示现场,拍摄者一边接上电视欣赏刚刚拍好的DV,一边用DVD机刻录成盘保存起来;精彩的电视节目来不及收看,用DVD机录制下来以后再慢慢观赏,实现了对传统录像机的完全替代。这款划时代的新产品在高交会上一亮相,就迅速受到热捧,成为当年的流行热品。
转基因抗虫棉累计增收上千亿元
2000年,深圳创世纪种业带到高交会现场的两棵棉花植株引发围观:一株叶子上虫痕累累,另一株十分健壮,没有遭遇虫害。健壮的那株是应用我国自主生物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抗虫棉”,该技术通过把抗虫的基因导入棉花,让棉花具有抗虫能力。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发生大面积棉铃虫灾害,棉农“谈虫色变”。在棉铃虫肆虐之际,跨国公司凭借其领先世界的生物技术,研制出了转基因抗虫棉,并占据我国95%的抗虫棉市场份额。为打破垄断,我国将“转基因抗虫棉”列入“863”重大关键技术项目。最终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实现重大技术突破。
基于成果产业化需要,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凭借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在首届高交会牵手深圳市东方明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在深圳成立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由此开启了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棉花主产区推广之路。
截至2022年末,我国利用该抗虫棉技术培育了国审、省审品种240多个,累计推广种植9亿多亩,减少农药1亿多公斤,累计助力国家和中国棉农增收1800多亿元。目前,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抗虫棉种植面积的99%以上。
随着国产抗虫棉研制技术的成熟,中国抗虫棉优良的抗虫性、突出的综合性状引起了世界各产棉国的关注。创世纪公司先后与印度、越南、菲律宾和巴基斯坦等签订了抗虫棉的合作项目,让国产抗虫棉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当前,创世纪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抗虫棉项目,在2009年、2019年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所形成技术成果整体已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生产性试验,预计2025年即可申请商业化并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本版撰文: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松 闻坤 何涛 吴凡 周雨萌 邹媛 吴徐美 吴亚男 方慕冰 张智伟 罗雅丽 本版图片:本报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