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11月16日,“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3)”在京举办,本次发布会以“变局与应变之策——务实创新,践行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制造业正经历强基础、补短板、扬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探寻新时代新征程下我国制造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破局之路。
相关专家指出,处于正面挑战发达工业国优势产业的深度追赶历史阶段,要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在数字化和绿色化两个最大技术变量的全球竞争中实现领先,并在自主创新这个根本动力上取得突破。
对政府而言,可根据国情界定基础技术和新兴技术范围,夯实基础技术,布局新兴技术,加强部门和政策的联动性,化解中国制造业贸易和技术领域风险;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多主体合作,增强外部环境支撑力,解决企业创新难点。
于企业而言,要加强创新能力诊断和对标,完善研发组织建设,加强开放合作等,提升创新内生力。同时,构建知识驱动型价值系统构,要重视数字化转型,因地制宜规划数字化路径,不断融入向上的势能和新价值创造网络,在发现价值中创造价值,在网络连接中实现价值。
(郭博昊/摄)
抓新工业革命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工信智库联盟秘书处辛勇飞指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处于正面挑战发达工业国优势产业的深度追赶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深水区、攻坚期。
从根本上看,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的战略选择,也是必由之路。辛勇飞表示,一方面,要在数字化和绿色化两个最大技术变量的全球竞争中实现领先;另一方面,要在自主创新这个根本动力上取得突破。
在全球竞争方面,机工智库研究员赵秋艳指出,当前,中国制造业处于国际秩序重构期、大国博弈关口期、经济风险积聚期和科技创新突破期,四期叠加的世界动荡变革期。全球制造业正从过去的效率优先转向安全优先,伴随着全球规则重塑、供应链重构、新兴技术重新界定,中国制造在贸易与技术层面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持续加大。
中国制造业贸易和技术领域的风险亟待政府、产业和研究机构合力探讨应变之策。赵秋艳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根据国情界定基础技术和新兴技术范围,夯实基础技术,布局新兴技术,加强部门和政策的联动性;产业界加强技术创新,客观、理性看待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外溢,针对可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共赢;作为智库,要深入研究新型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相关理论,从更广泛的政策工具考虑其协调性、有效性,为有效应对提供参考。
数字化赋能企业创新
在自主创新方面,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最佳试验场,中小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贡献了75%的技术创新。但在开展全国300家中小型制造企业调研时,机工智库研究员黄伟东发现,中小企业重视创新,也非常想要创新,但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大约在60分的水平,总体偏弱。体现在,小企业难以接近大科学,且难以开展全产业链创新。
在黄伟东看来,解决中小企业创新难点需要“三力协同”。政府方面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资源共享,促进多主体合作,增强外部环境支撑力。企业方面要加强创新能力诊断和对标,完善研发组织建设,加强开放合作等,提升创新内生力。服务机构方面要重点提升资源、要素、知识的连接力,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整合资源、成果转化和价值输出能力。
此外,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先进制造发展研究所所长陈琛就数字化助力企业创新做出论述。他指出,数字化力量正驱动价值链加速解构和重构,并不断构成新的价值创造体系。一方面技术带来新产品新工艺新赛道,另一方面数字化带来新型的分工模式,使效率大幅增加、成本大幅下降、柔性大幅增强、质量大幅提升。数字化也形成了三种形态,一是基于产业集群的价值的创造体系;二是基于链主企业的新价值体系;三是基于生态平台的新价值体系。
陈琛指出,制造企业要重视知识,构建知识驱动型价值系统构,要重视数字化转型,因地制宜规划数字化路径,不断融入向上的势能和新价值创造网络,在发现价值中创造价值,在网络连接中实现价值,持续创造并管理独特的“无形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