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是科幻电影的代表,创造了众多视觉奇观。就在去年年底,《阿凡达2》在全球上映,再次带着我们回到潘多拉星(Pandora),遨游于电影构建的外星世界中。潘多拉星上生活着与我们人类很像的纳美人(Na'vi),但他们的科技水平仅相当于人类的石器时代,不过他们却有着与天地万物精神交流的神秘力量,甚至能够骑着一种名为斑溪兽(Banshee)的飞行兽在天空中飞翔。
电影《阿凡达》
《阿凡达》中的飞行兽
被纳美人骑着的斑溪兽
如果从地球上找一种与斑溪兽相似的动物,那一定就是早已灭绝的翼龙啦,而中国和巴西的古生物学家在2014年就将一种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建昌县四合屯的翼龙命名为伊卡兰翼龙(Ikrandraco)。伊卡兰翼龙的属名来自“Ikran”(中文译为“伊卡兰”)和拉丁语中的“draco”(意为“龙”),意思是“伊卡兰龙”。“Ikran”这个名字其实正是电影《阿凡达》中纳美人对于斑溪兽的称呼。伊卡兰翼龙的模式种名为阿凡达伊卡兰翼龙(Ikrandraco avatar),种名“avatar”则是电影《阿凡达》的名字。
伊卡兰翼龙的复原图
伊卡兰翼龙的命名可不仅是因为古生物学家对于电影《阿凡达》的喜爱,还因为它与斑溪兽真的是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下巴前方突出的结构,被称为下颌脊。翼龙的脑袋外形可谓是千奇百怪,但基本上都是头顶上长脊冠,像伊卡兰翼龙这样下颌脊发达的却非常少见。
伊卡兰翼龙的骨骼及线图
伊卡兰翼龙和斑溪兽的头部对比
伊卡兰翼龙为什么会有发达的下颌脊呢?肯定不是为了好看吧。一种鸟类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它就是剪嘴鸥(Rynchops albicollis),这种下颌更长更发达的鸟类会贴着水面飞行,并将下颌一直插入水中,直到碰到小鱼就将其咬住。将下颌插入水中时,下颌脊是能够减小在水中遭遇的阻力的。除了下颌脊之外,在伊卡兰翼龙的下颌脊后面还有一个小钩结构,这个结构很可能会附着软组织,在它的下颌到脖子之间存在一个柔软的喉囊,方便暂时储存捕获的鱼类,就像鹈鹕那样。
剪嘴鸥
伊卡兰翼龙及其捕食复原
除了下颌上的独特之处,伊卡兰翼龙就具有了常见翼龙的特征,它属于一种中小型翼龙,双翼展开的宽度约1.5米。与身体相比,伊卡兰翼龙的脑袋相当大,足有25至30厘米,嘴中还长有尖长的牙齿,非常适合咬住像鱼类这种滑溜溜的猎物。伊卡兰翼龙的脖子细而弯曲,身体短而结实。伊卡兰翼龙的前肢长而强壮,延长的第四指附着翼膜与后肢相连,形成了宽大的双翼。伊卡兰翼龙靠着双翼飞翔,它们不仅仅只是滑翔,还会拍打双翼获得飞行的升力。
伊卡兰翼龙与人类的体型对比
伊卡兰翼龙的复原
伊卡兰翼龙属于著名的热河生物群,它们生活在距今1.2亿年前白垩纪早期的辽宁,当时还有大量其他翼龙飞翔在它的身边,这些翼龙正是当时天空中的统治者,而长有下颌脊和喉囊的伊卡兰翼龙是其中非常独特的一员。
参考资料:
Xiaolin Wang; Taissa Rodrigues; Shunxing Jiang; Xin Cheng; Alexander W. A. Kellner (2014). "An Early Cretaceous pterosaur with an unusual mandibular crest from China and a potential novel feeding strategy". Scientific Reports. 4: Article number 6329. doi:10.1038/srep06329. PMID 25210867.
文字编辑:江氏小盗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