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浙江)卫生健康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承载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热切期待:科研成果与行业需求紧密契合,临床科学家与企业家密切互动,技术、人才、资金等研发与转化要素源源不断地流向临床一线、地方和企业……
事实也正是如此。2018年,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在全国率先搭建了中国(浙江)卫生健康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以下简称转化平台)。截至2022年年底,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每万名卫技人员专利数超265项,成果转移转化金额累计达25.8亿余元,其中知识产权交易440项,金额2.1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06%。2023年1—10月,百万以上合同金额累计6010万元,相当于前4年总额的28.6%。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转化平台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它又将如何持续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打好政策“组合拳”
激励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政策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从2018年发布《浙江省卫生健康科技研发与转化平台建设运行实施办法》到浙江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浙江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多部门精准发力,将转化平台纳入到“千亿投资工程+十四五规划+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的政策“组合拳”中去,激活发展新动能。2018年,转化平台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体制改革试点。
在政策指引下,转化平台针对转化过程中企业信息获取渠道狭窄、医院参与动力不足、知识产权归属不清、临床转化瓶颈较多等障碍,创建线上综合平台创新“互联网+”医学创新转化模式,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转化平台集聚。如今已汇集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800余家;医药企业、服务机构1300家;临床专家2600余名;技术经纪人200余人;临床试验项目12800余项;医疗领域专利成果22740余项……
另一方面,转化平台构建线下服务体系,以“公益性+市场化”双轮驱动,建立“培训、对接、交易、孵化、推广”五位一体功能服务体系,促进供需双方有效对接,成立中国(浙江)卫生健康创新转化联盟,助力医研企合作交流,让创新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对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研究团队深有感触。研究团队通过印证“一种非滤过泡依赖性新型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效果,并提出青光眼手术的术式创新——穿透性黏小管成形术。经过技术沉淀,在该项目研究基础上研发了“一种青光眼内引流替代仿生支架”,并于2019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通过转化平台进行术式推广和成果推介,对接相关企业进行产品迭代,2021年7月完成成果转让,成交金额100万元,目前受让企业已获社会融资上千万元。
主攻三个“突破口”
推进科技成果精准转化
从“纸上”到“地上”,科技成果转化中看似不远的距离,实际操作起来却也有不少无奈。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相较于其他领域更为困难,不仅需要经历漫长的临床验证周期,还要充分考虑伦理、法规、临床实践和市场因素,面临风险更高、所需资金和时间投入更多、投资回报周期更长等问题,使得医学科技的研发和转化过程异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为了解决“转化难”,转化平台联合杭州市临平区政府成立3000万元天使引导基金,用于支持转化平台早期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符合条件的项目经过专家及部门的评审,最高可获得300万元的基金投资。目前,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等单位的9个项目获得资助。
如果说,引导基金是帮助科研成果实现“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生产力,就是“从1到N”的精准转化,这正是转化平台着力瞄准的痛点。
2022年,转化平台打通“安心屋国有资产管理云平台”与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搭建卫生健康专业技术市场,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包括协议定价、挂牌交易、竞价拍卖等功能在内的公益交易平台,实现成果转化全流程电子化。截至目前,转化平台已服务医疗卫生机构成果转化项目148项,成果转化赋权和免责机制得到落实。
另外,转化平台还积极主攻医创协同,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助力有组织的联合攻关。浙江省卫生健康委以关键重要技术攻关为牵引,引导建设由转化平台牵头、科研院所协同、地方政府支撑的创新联合体,加快突破核心技术。转化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探索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水平新型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如以科研院所成果“细胞基因药物质量检测评价技术”为切入口,联合建立集研发攻关、项目孵化、人才培育、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新型转化和服务平台,探索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创新链条。
激活创新“一池水”
助力科技成果创新转化
医创策源,人才是关键。转化平台在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上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激活创新人才队伍“内生动力”,为科技成果创新转化,注入“源头活水”。
作为转化平台的运营单位,在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借鉴“构建多学科协同的转化研究团队”的先进经验,启动浙江省卓越“临床科学家”计划,创新“临床+科研+转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共同培育100余名尖端人才。
不仅如此,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了卫生健康创新转化骨干人才训练营,从产业创新趋势、临床需求挖掘、知识产权运营、产品注册监管、商业策划、成果转化案例与实践等多维度,系统呈现医学创新成果转化路径,培养医工信结合的临床研究团队和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同时,为了建设更高质量的中国浙江卫生健康技术市场,从培育高价值专利,转化高质量成果着力,转化平台经过精心酝酿,启动了医学“大PI”跟踪服务计划,面向全省知名医疗卫生机构征集“大PI”科技成果。
浙江省肿瘤医院的“一种P53自身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项目经遴选纳入了“大PI”跟踪服务计划。依托转化平台的牵线搭桥,经多轮协商,最终促成供需双方以600万元的价格实现了专利转化,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截至目前,已有53项这样的“大PI”科技成果。
通过开放、包容的人才培育政策,一条条人才支流,正源源不断地汇入转化平台的“蓄水池”,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从“唯论文”向“重转化”转变,深入开展符合临床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转化和应用,推动医学科研人员“愿意转”“积极转”。
跑出开放“加速度”
激发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2019年9月,转化平台实体化运行,落户杭州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方在医学成果孵化、医疗技术创新、临床转化应用、公共平台建设、助推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在这里实现共融共舞。转化平台共引进产业化项目40余项,估值超过35亿元,结出累累硕果。
同时,通过打造跨领域交流合作的“西湖论健”服务品牌,开展科技之声、海创加速、政采赋能、遇见大咖、走进医院等系列主题活动,聚集国内外医疗界、产业界、资本界等多领域专家,贯通医、产、学、研、资、用转化全要素,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卫生健康专业类转化服务窗口。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2020年8月,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与比利时鲁汶大学开展合作,在余杭区设立了比利时鲁汶大学医疗技术创新中心中国中心。转化平台以此为合作桥梁,推进中欧双方技术成果、人才的双向融通,先后与德国、比利时、芬兰等10余家单位建立合作渠道,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等省内外50余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交流,打造国际化科研与转化合作的样板。
正是在这样越来越大的“朋友圈”中,转化平台还发挥了项目招引的功能。今年,转化平台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加快构建医、工、信交叉融合平台;落实东西部协作决策部署,与四川省共同推动两地创新协作走深走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医药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转化培训基地,培育川浙成果转化大市场,目前已经实现项目的共同推荐和路演;吸引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等兄弟省市先后来浙开展交流合作。
事实上,这几年,转化平台不断打通转化“高速路”,在体系建设、机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医创成果转化活跃度已显著提升。从最初的0.4万平方米的建设空间起步,到如今36家生物医药企业落地,估值超过25亿元,其中人才项目13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引进企业累计输出专利成果226件,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项。
勇攀科技高峰,创新永无止境。站在新的起点上,转化平台将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转化协同创新为纽带,力争在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更大突破。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医学科技教育发展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