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宁区率先上线“一业一证”饭店申办3.0版系统,进一步优化申请流程、简化申报材料、提升审批效率,让长宁企业办事更省心、经营更放心、发展更顺心、扎根更安心。
“线上申请太便捷了,差不多5分钟就搞定了!”作为“一业一证”饭店申办3.0版系统的首批体验者,杜女士在完成线上申请后,对系统各环节的升级服务表示赞许。
记者了解到,“一业一证”饭店申办3.0版系统通过重塑逻辑关系、智能引导,为企业精准画像,从而定制形成清晰准确、简明易懂的个性化填报须知,一次告知企业需提交的材料清单、需具备的许可条件和详细的办理流程等。
值得一提的是,3.0版系统还通过复用证照和数据库信息、预填常用字段等方式,实现了“数据复用为主、少量录入为辅”,让企业“填表”变为“补表”。据统计,3.0版系统的界面字段为103个,比优化前减少46.35%,其中78个字段实现智能预填,预填率达75.72%,大大节约了企业填报的时间。“很多信息都是系统自动调取出来的,都不用再填了,这样效率高了不少。”不少企业申请人表示,除了减轻填报负担,对于需要填报的内容,还增加了材料样例,确保材料提交的准确度。
另外,线上申请需提交的材料由18份精简为6份,对现场核查的材料,实现“容缺受理”,免于上传,对可调用材料实行“免交”。为提高审批效率,还借助OCR智能识别等AI技术,实现上传材料智能预审。
近年来,长宁区以“一业一证”改革作为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行业准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改革举措,走出一条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的新路,跑出了具有长宁特色的“加速度”。
2021年4月,在全市范围推广实施“一业一证”改革当天,长宁实现了“率先发证最早、发证数量最多、行业覆盖最广”的阶段性成果。2022年,长宁区在完成饭店、互联网医院两个业态试点基础上,承接并完成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中心城区)试点,并结合区域实际,率先开展“25+X”业态探索,将改革拓展至“养老院”“游泳馆”“互联网电商”3个业态。今年,长宁区更是按下改革“加速键”,5月在全市率先优化上线“一业一证”饭店申办2.0版系统 ,如今再次率先推出“一业一证”饭店申办3.0版系统,一年内完成系统优化二级跳。
随着“一业一证”饭店申办3.0版系统上线,线上申请变得高效便捷,与此同时,线下服务也愈加贴心周到。
据悉,长宁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有“一业一证”综窗和“肩并肩”帮办服务区,综窗提供“一业一证”业务咨询、线下收件、形式审查、窗口发证等服务;“肩并肩”帮办服务区设置“一业一证”超级工位,具备政务网、互联网接入能力,一机双屏可控查看,为企业提供指导办、帮办、代办服务。
在提前服务上,长宁区推出《长宁区“一业一证”合规指南饭店业态(第一版)》,集成开业资质、经营合规、风险提示等内容,实现“开办、管理、风险”“一册告知”,指导饭店企业合规经营。开发餐饮开办提前服务系统,为企业提供排摸开办环境、提供布局标准、告知许可类型、引导“一业一证”主题申报等前置服务,节约企业开办成本。还依托企业专属网页,以滚动方式每月精准推送领证提醒和到期提醒消息。据悉,长宁基本实现试点以来符合颁发行业综合许可证的新办企业制证、发证全覆盖。
在帮办服务上,饭店申办3.0版系统在全市率先探索首个集成式线上人工帮办,与“小申”智能客服形成互为补充的“AI+人工”服务,打造“你问我答、即问即答”的身边服务。
在送达服务上,持续做好送证上门的“店小二”。开展线下送证上门服务月活动,安排专人将行业综合许可证和《长宁区“一业一证”智能问答指引(第二版)》送至企业经营地,并宣传改革政策,指导企业规范悬挂,进一步提升“一业一证”改革在企业中的知晓度。截至目前,已累计送证上门1140张。
此外,长宁区在“一业一证”的改革过程中,还聚焦信息不互通、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等问题,学习借鉴各地成熟经验,围绕“六个全”(监管对象全覆盖、监管内容全要素、监管流程全闭环、监管执法全协同、监管数据全共享、监管结果全公开),探索打造“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新模式。梳理各监管部门检查表单,综合优化形成《“一业一证”综合检查单》(饭店业态)一个表单,涵盖检查项目、检查部门、检查内容、检查分类、检查结果、处理意见等要素,对检查结论“一口告知”。
期间,开发“一业一证”跨部门监管系统(移动端),方便监管部门发起“一同核查”和跨部门联合监管,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降低监管频次,提高监管效率。在领导数据驾驶舱和城市运行大屏上线政务服务可视化模块,“一业一证”改革情况、推送服务和监管数据实时展现,促进部门规范管理,提升执法监管水平,也为分析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随申办市民云”长宁旗舰店上线食安康系统,方便监管人员实时查看日常监管负责片区的企业情况。
为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下一步,长宁区将积极承接新增业态试点,扩大改革行业范围,让更多经营主体享受到改革红利,为全市“一业一证”改革提供创新经验与案例。同时,加大宣传、拓展场景应用,及时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扩大“一业一证”影响力,让经营主体真正爱用和受用。
(来源: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