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勇
2023年10月中旬,台湾应用剧场发展中心的教育剧场作品《红色青春》来到暨南大学举行演出。这个在华语地区久负盛名的应用戏剧剧团,终于第一次与大陆观众见面了。
阿嬷与外孙:观念撕裂了亲情
演出场地是暨南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的一间舞厅。表演区正对大厅入口,左边摆好控台,右边用黑丝绒布围出一片后台区域。场灯支起来,演员坐在表演区两旁等候开场。演出开始,应用剧场发展中心负责人赖淑雅登场,询问观众对国民党退守台湾后白色恐怖的第一印象。一番轻松的交流之后,她告诉观众,应用剧场发展中心培训过的一位中学历史老师,就是白色恐怖受害人的家属。而今天演出呈现的,就是这位洪老师和他阿嬷(外祖母)的故事……
时间回到数年前,大学生洪品智为了完成学校课业作品,对白色恐怖时期入狱的阿嬷进行了采访。祖孙两代的交流充满张力。品智以为,阿嬷当年之所以会去亲近大陆来的地下党方老师,要么是不知道后者的真实身份,要么是受到她的哄骗蛊惑,甚至物质利益的引诱。而方老师为矿工们开办的国语补习班,其实是在给他们洗脑。但阿嬷却坚称,她从一开始就知道方老师是地下党。方老师不仅教给大家必要的文化技能,她的思想启蒙与教导还让矿工们知道,受穷受苦不是因为命不好,而是资本的剥削和压榨造成的。
原来阿嬷真的被方老师“洗了脑”,这让品智无法接受。而阿嬷和母亲每年清明都去给方老师扫墓,这更令他极度抗拒。在得知阿嬷并未去申请政府的白色恐怖受难者补偿时,品智终于爆发了。面对品智的质问,阿嬷痛苦地回答:“五十年前,我的思想已经被检查过一次,我不想被检查第二次。”唯一的外孙始终在否定她的理想和信仰,怎样才能让他明白:当年自己并没有被骗,而是自觉自愿地做了选择呢?怎样才能让他理解并接纳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情感和志向呢?思想和观念的冲突正在撕裂亲情,夹在中间的母亲不得不站出来,决定向儿子揭开那个埋藏了五十年的秘密……
暨南大学的演出条件可谓因陋就简,但演员们的表演质朴而真诚。一段纠结痛楚的亲情冲突牢牢吸引着观众,主人公的迷茫和困惑则引发观众的思索。在主人公因困惑而无助时,观众席的场灯亮起,主持人引导着观众与演员开始直接交流讨论。教育剧场独特的观演互动机制,把台上台下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引向新的深度。
当冲突最终爆发,保守了五十年的秘密不得不揭开时,情感的磁场牢牢控制着观众,观众席中四处传来低低的啜泣和哽咽声。这是一出充满情感浓度和思考力度的演出。没有明星大腕,没有豪华制作,没有各种声光电和服化道的科技与狠活,这里有的是戏剧艺术最本真最独特的魅力。坐在观众席里的我,忘怀地沉浸其中,这真是一种久违的美好体验!
对于戏剧实践者来说,《红色青春》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呢?本文想就此略述一二。
手段与内容:表态需要扎实的研究为基础
《红色青春》是一个教育剧场演出。最近一二十年来,包括教育剧场在内的各种应用戏剧方法在国内备受关注,相关实践的尝试屡见不鲜。很多实践者看重应用戏剧中观众参与和介入演出的特质。《红色青春》在演出中精心设计了观众参与的环节。开场时主持人登台,直入主题询问观众对“白色恐怖”这一关键词的印象。之后,她将与阿嬷一生经历相关的若干物品分发给观众,让他们细细观察研究,据此展开想象:阿嬷这一生,到底曾经有过怎样的际遇?当祖孙两代的冲突终于爆发,阿嬷痛苦不堪,主持人领着她走到观众席中,让她与观众直接分享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虽说应用戏剧演出总要设计观演互动的环节,有些互动形式甚至已被用成了套路,但在《红色青春》中,这些观演互动总是在台上台下情感交汇的那一刻打开思考的空间,把演出的主题带向一个悠远深长的境界。
应用戏剧的常规操作手法在《红色青春》中被用得炉火纯青,但演出的优点还不止于此。这出戏带来的更重要的启示,在于它是一个扎实地道的研究型戏剧。在创作开始阶段,整个剧组一起做了整整一年的读书会,围绕相关议题做了大量的采访和研究。而剧组中的一名演员,则在创作期间以她研究白色恐怖受难者及其家属的论文拿到了社会学的硕士学位。《红色青春》丰满感人的故事,是剧组糅合很多白色恐怖受害者及其家属的经历编撰而成。而演员在互动环节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观众的各种疑问,则是基于他们对这个议题极为丰富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储备。
在观看演出和听取演后谈时,我感觉到:对于契诃夫当年推崇的所谓“知识分子型的演员”,我们今天可以赋予其新的理解方式。随着文献剧、纪录剧场、教育剧场等各种新型戏剧形态的普及,我们更有必要探索新的戏剧创作方法论。当越来越多的作品把目光投向历史和当下的社会现实议题时,创作者需要投入的绝不只是对议题的关注和表态,更应该把扎实的研究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基础。欧美当代戏剧研究者和实践者最近十余年来讨论颇多的“研究型戏剧”,就是在摸索这样一种新的创作方法。当然,我们似乎也不必舍近求远,毕竟《红色青春》就此提供了一个非常出色的榜样。
教育与尊重:用艺术建构更好的可能
《红色青春》带给我的另一个思考,则关乎戏剧应该如何实现其教育功能。戏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普通台湾青年,深受近年台湾当局意识形态的影响,对红色中国的社会主义历史充满偏见。因此他不能理解阿嬷当年的人生历程,也无法接受她的红色思想和信仰。直到祖孙之间冲突爆发,一桩饱含创痛的家族秘密被解开,他才不得不去反思:自己之所以会给阿嬷和方老师贴上“匪谍”的标签,不就是威权时代被灌输的思想在作祟吗?而自己看待阿嬷和方老师的方式,又与白色恐怖时期的那些审讯人员有何差别呢?
演出平静地描绘了祖孙两代思想和情感的冲突。尽管创作者对那段历史及其当下的延续有自己坚定的立场和观点,但剧中的年轻人并未因其对历史的无知、偏见而被呈现为一个反面角色。在刻画这个人物形象时,他的思想、观念、情感及其养成的过程没有被妖魔化,而是得到了实事求是的描绘。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
演出把品智这样的台湾青年当作教育的对象,与其探讨那段他们陌生的红色历史。这种教育不是耳提面命,不是观念灌输,而是在尊重对方自主意识的前提下,与之展开平等的交流。这种交流允许对方驳难,也包容对方的误解。它以静水流深的讲述方式,将一段为信仰而受难的生命故事娓娓道来。
今天,我们的戏剧舞台上不乏各种以教育观众为目的的红色主旋律演出。其教育目的都充分实现了吗?如果说有些作品的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的话,《红色青春》是否能给创作者一些启示呢?
看完演出,我不由得进一步思考:所谓的平等和尊重,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想,这两个词的意思,应该是说当我们在与别人交流讨论,甚至辩论争吵的时候,要时刻记得一点:此刻正在跟我辩论、争吵的那个人,他和我拥有着同样的理性能力,他同样也会接纳和尊重事实。我们的讨论应该致力于用事实去说服对方,而不是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相互攻击、责难。
在网络中经历过数不清的沮丧和失望之后,我会迷惑于公共讨论的意义究竟何在。难道公共舆论平台存在的目的,仅仅是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同温层,彼此抱团取暖,或者辨认出那些观点、立场跟自己对立的人,与之捉对厮杀吗?除此之外,是否有一种更具建设性的公共讨论方式,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一些呢?《红色青春》的观演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一个健康的公共领域是可能存在的。而演出所示范的,正是如何用艺术的手法去建构一个更好的公共领域。在见证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或许可以对戏剧抱有更多信心。
供图/台湾应用剧场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