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产品如何高效种植?传统发酵食品如何借助自动化技术健康加工?11月16日,农业创新与世界相见“湘·建”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杭州建德举办,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农创客齐聚一堂,为加快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多位专家建言献策,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技的战略意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粮食安全、种业安全、食品安全等课题,要求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农业领域放大科技优势。
论坛通过案例分享和主旨发言相结合,围绕“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大豆高效种植模式及主要品种介绍”“传统发酵食品的健康加工与产业化应用”“ 蔬菜蓟马发生为害及绿色防控技术”“引领共富未来 道济嘉红100”等主题畅谈经验成果,交流心得感悟,为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献计献策。
“数字农业,是发展必然趋势,也是重要抓手。”来自托普云农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朱旭华介绍道,通过数字技术,可以优化农业生产过程,提高农业效率和品质。具体来说,数字农业技术可以通过数据采集、挖掘和分析应用,以及联动上下游产业链三个方面赋能农业生产。在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环节,数字农业技术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精准、优质、高效地管理农业生产。以千亩水稻田为例,减少了10%的水量、15%的施肥量和25%的农药量,节省人力约10%,单产提高约2–5%,促使水稻的品质得到提高。因此,数字技术的运用将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除了生产种植,农产品加工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器。“泡菜发酵一般需要5-7天,现在仅需要72小时。”湘湖实验室生物制造研究院研究员刘大群表示,传统的加工模式主要“靠天吃饭”,失败率较高。而通过智能化生产,可以实现清洁化、自动化生产,改变传统粗放工艺,如通过精准控盐可以降低50%盐度,节省50%的人力资源,进而减少生产成本。
“近年来,梅城镇致力于推动数字化农业的发展。通过论坛的开展,我们得以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使企业能够直接提出自身面临的痛点难点。接下来,我们将组织农业企业座谈会,整理企业在技术、产品等方面的需求,并借助湘湖实验室的资源向专家寻求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并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梅城镇党委副书记胡风华说道。
导师制+项目合作,推动科技兴农的乡野践行
“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为推动科技人才资本“上山下乡”,进一步整合“政、产、学、研”各领域创新资源,现场进行了筑梦乡村·农创客青年导师聘任仪式,通过农创客与湘湖导师结对形式,开展农业项目合作,提升建德农业企业的创新与传承能力,把农产品的价值挖掘出来,拓展乡村发展新模式。
此外,论坛上还进行了一系列签约仪式。其中,湘湖实验室和浙江睦府签订农业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此为契机,拓展双方农业科技创新的合作空间,推动更多优质的农业项目在建德落地。“科研人员只有到了现场才知道建设需要什么。”湘湖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杨华表示,接下来,我们要根据建德农业产业发展的设计,在育种研究、新品种推广、人才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加强互动交流。
记者从现场获悉,当前,建德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5.62万亩,其中草莓标准地5090亩,带动村集体增收3000余万元、农户增收2亿元。“今天的论坛,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学研交流,而是我们作为农业特色市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下,探索作出的‘建德回应’,我们将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与产学研领域的专家交流,以推动建德农业走向科技化。”建德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