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购买飞机延误险却只能获赔代金券的讨论引发关注。有消费者在旅游平台上购买机票和“航班延误险”后,遇到了飞机延误的情况,但后续理赔方式令其感到不满——原因是平台只赔付了代金券,并限制后续只能本人使用。
“延误险”究竟是如何被选购的?记者在多个旅游平台订票时发现,机票下单页面均有飞行相关保障产品可购买。不过,保险险种不完全一致,比如有的App可以单独选购航空延误险,而有App则并没有单独的延误险销售,仅有不同保额的航意航延组合险。
不同旅游平台的航空险产品有不同的赔付标准。有的平台对于延误区间的划分更为细致,延误半小时就有代金券补偿,也有平台赔付均为现金赔付,但延误3小时以上才达到起赔标准。
相同的是,各平台的相关航延险产品都标出不同延误时长对应的赔付标准,但需要旅客点击具体信息后才可查看。以某平台的航意航延组合险来看,延误时长较短是代金券赔付,一定时长以上则为现金赔付。
由于涉及航班延误的保障产品种类繁多,赔付标准和赔付方式均有不同,用户就容易产生误解。
如果延误时长较短就是代金券赔付,普通用户吐槽的延误险就只能沦为“鸡肋”吗?资深飞友徐女士认为,除了延误情况较多的雷雨季节,大多数航司准点率都比较高,特意购买延误险后,获赔概率很可能并不大。部分平台赔付的优惠券只能限制本人的下一次飞行使用,而很多人并不会频繁乘坐飞机,旅客更应充分权衡性价比。她还提到,部分银行推出的信用卡权益也附带了航班延误险,旅客可以提前关注相关用户权益,避免重复购买。
消费者选购时还有哪些注意事项?民航业内人士建议,出行前在购买涉及延误相关保险时,首先要注意保险具体的保障内容,包括延误起赔点、赔付方式及投保时间限制等。此外,如果是非自动理赔还需注意理赔时效要求。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示,在销售过程中,保险公司和相关平台也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准确的信息,将保险范围、赔付标准等明确告知消费者。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