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在深圳举行的女科学家论坛交流环节上,刚刚当选中科院院士的颜宁在回答主持人的问题时表示:“我说这些‘帽子’什么,其实它不能改变你这个人,不(能)改变你是谁。不会说因为有这个(‘帽子’)你就更优秀,或者怎么样。”“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想我们追求的都是,在科学史上我留下了什么,为这个社会我做了什么。所以你从这个初心出发,你就会想,一直要aim high(追求高目标)。”(11月23日澎湃新闻)
被称为“学术女神”的颜宁,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一系列不平凡的经历,让颜宁多次成为舆论热点。她在2007年成为清华“最年轻的博导”,2017年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此后还当选美国双院院士,2022年11月2日,颜宁@nyouyou 在微博平台发文回应离美归国一事:“扪心自问,我今日取得了一些成就,并不见得是因为我更聪明、更勤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过去二十几年我很幸运。”
颜宁的“帽子”很多,却不是“踩着点争帽子”,而是以“十年磨一剑”的态度对待她的研究。她没有因为得到了“帽子”,而忘记了自己的第一身份是科学工作者,这或许这就是她说的幸运。
曾几何时,“帽子”成为识别人才的一种标签。由于它简单明了,便于操作。在一些单位,“帽子”甚至异化为人才评价的唯一标准,每一顶“帽子”都有对应的年薪、科研启动经费、住房补贴及各种配套政策。这导致一些人才不得不整日忙于立项、评估、总结、汇报,忙于说服领导和评委,夜以继日地追评奖、争“帽子”,谋名誉,以此提升社会地位、改善生活条件。而一些戴了“帽子”的人才也俨然成为自带光环的神仙而怡然自得,用人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反而被虚化,能力和贡献评价更是被放在一边。
“帽子”本身并没有错,但只能视为从特定角度出发,对人才的阶段性认定结果。如果科研工作者为了争取“帽子”投机取巧,拿到“帽子”后,忘了自己是谁,忘了为什么出发,却以“帽子”作为“护身符”“通行证”而骄傲自满、不思进取,甚至拿着“帽子”去谋取个人利益,如此热爱“帽子”,则难言清醒;如果这样的人水平还是那个水平,没有实现更高成就,却因为“帽子”从乏人问津到变得抢手,如此选人、用人,则难言科学。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启动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行动,通过建立科学的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分类评价体系,对人才去标签化,让不担当不作为者“丢帽子”“失位子”,让真正的人才有货真价实的“帽子”和“位子”,防止以“帽”取人的负面效应。
总之,扭转“唯帽子”倾向,要建立人才多元选拔机制,打破资历、学历、论文、课题等条框限制,畅通职称评审和晋升渠道。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各类人才计划的定位,加强对各类人才计划的绩效评估。而对个人来说,则要学习颜宁这样的清醒,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把冷板凳坐热,把硬骨头啃下。这时候,最适合自己的“帽子”就会自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