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介绍中频繁出现这个新概念,真的靠谱吗?
最近,许多电子品牌陆续推出新品,覆盖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乃至智能汽车等各类产品。有心的消费者发现,在这些新品中,频繁出现“硬件护眼”这个新概念,表示相关硬件能降低电子产品对视力的影响。
有消费者由此询问,“硬件护眼”靠谱吗?使用具有以上功能的电子产品,真的能不伤眼睛吗?”
“硬件护眼”有据可查
综观不同品牌的“硬件护眼”方案,专业术语不少:OPPO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卖点包括高频PWM调光、直接过滤高能蓝光等技术;荣耀称使用了高频率PWM调光加LTPO屏幕,还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开发了“类自然光护眼功能”;海信激光电视宣布,采用了与人类视觉形成过程相同的反射成像方式,并通过纳米级控光技术,避开有害蓝光波段……
这些说法有依据吗?
某显示屏企业研发员陈浩解释,硬件护眼的技术原理是通过改变电子屏面板的光源硬件结构,减少电子产品的有害蓝光、降低频闪。按照现有的研究结果和研发进展,“硬件护眼”并非“智商税”。
先看防蓝光。蓝光是指波长处于400纳米至480纳米之间、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但不是所有的蓝光都是有害蓝光,有害蓝光波长大约在400纳米至450纳米,波长短能量大,会穿过晶状体,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损伤视力。
在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等灯具、手机等电子产品都会发出短波蓝光,但人们不会长时间直视灯具,所以电子产品的蓝光危害要超过其他产品。
当下,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用上了OLED屏,是因为在同等条件下,OLED屏的蓝光剂量低于 LCD 屏。不过,OLED屏存在低亮度时频闪严重的短板。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曾发布过一份关于 LED 频闪的技术文献,指出对人体影响较低的频闪至少要在1250赫兹以上。但OLED屏幕在低亮度的情况下,频闪只有100赫兹至200赫兹左右,对人眼的影响比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高频PWM调光技术:提高OLED屏幕亮屏灭屏交替变化的频率,让人眼察觉不到,减少频闪伤害。
可见,在减少电子产品屏幕的视觉伤害方面,硬件确有用武之地。
当然,对消费者来说,无法靠肉眼判断相关技术是否可靠。对此,建议参考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报告。目前,市场上已有TUV莱茵等机构提供了全球较为认可的检测方式和认证结果。
这些都是护眼误区
除了“硬件护眼”,不少电子产品很早就推出了“护眼模式”,应用软件市场也有“护眼App”供下载。它们有用吗?
陈浩解释,“护眼模式”和护眼App也有一定的作用,但属于“软件护眼”——调整电子屏显示方式,让相关产品能根据环境自动调节亮度和色彩,减少有害蓝光,也使屏幕显示更柔和。不过,“软件护眼”与防蓝光眼镜、防蓝光膜等类似,会改变显示颜色,通常偏黄偏暖,可能影响使用体验。
那么,如果不介意显示时的色彩偏差,使用既有“硬件护眼”,又有“软件护眼”功能的产品,是不是就不用担心电子产品伤害眼睛了呢?
显然不能。
蓝光对人眼的伤害最高,但不代表其他光线就完全无害。电子产品之所以伤眼,不止因为有蓝光和频闪,更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会引发视疲劳、眼睛干燥、视力下降等问题。所以,想要真正保护眼睛,“护眼产品”和“护眼模式”是辅助,科学的用眼方式更加重要。眼科医生提醒,“20-20-20护眼法则”简便易行且有效: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眺望20英尺(大约6米)20秒。
需要提醒的是,网传的部分“护眼方式”不靠谱,比如在黑暗环境中打开手机闪光灯看手机、将电子产品设置成绿色底色和绿色文字等。
其中,“黑暗环境中打开手机闪光灯”只能照亮闪光灯前的很小范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亮度与手机屏幕亮度的巨大反差。黑暗环境里,屏幕的光亮更加刺眼,会导致瞳孔放大、泪液分泌减少、泪液成分改变等,引发干眼症、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等。
睡前在黑暗环境中使用电子产品,还会因为光线太强抑制人体内褪黑素生成,影响睡眠质量。这也是很多人“睡前越刷手机越精神”的原因。
至于“绿色屏幕和绿色文字”,是对“多看绿色对眼睛有好处”的误解。“多看绿色”是指多看远处草地、树木等景物,让眼睛放松调节,而不是绿色屏幕、绿色文字。把屏幕调成绿色,反而有可能因为色差导致观感不适。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