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有余】
信息派发模式解决了用户不知道自己的认知边界、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哪些更好等问题。
余胜良
在一次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提到朋友圈和公众号的阅览机制,他相信订阅方式更有效率,沿着朋友来找信息,会更为准确。
在获取信息方面,张小龙相信传递桥梁可以是朋友,用朋友的兴趣,来拓展信息边缘。确实有很多人主要通过朋友圈或者聊天群获取信息,又关注朋友引用文章的公众号,通过订阅方式,来决定涉猎范围。
有一段时间关于信息是订阅模式更有效率,还是派发模式更有效率的问题,发生不小的争论。现在看来,通过订阅模式分发信息的效率,整体上要低于平台集中派发,使用集中派发模式的平台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短视频平台,用户没有任何订阅也不会闲下来,短视频平台会自动推送绝大多数用户喜欢的视频,很快几个小时就过去了,用户会挑选自己喜欢的创作者关注。但是下次打开客户端,订阅类在推送中依然只占一部分,用户可以不断接触新类型,新内容绝大部分是由平台推荐,而不是朋友推荐。用户也会关注周边的朋友发布的内容,只是想了解动态,并不会为此耗费太多精力。
用户可能会厌倦已经关注的部分,想探索新领域,平台不断更新,用户可以不断跳跃出来。
用户会发现平台比自己更了解自己,比朋友更知道自己的喜好。用户可以一直沉迷在视频中,丝毫不理会平台隔段时间会跳出来的休息提示。
此前有一个说法,信息集中派发模式可能会一直派发用户舒适圈内的信息,会形成信息茧房,消费者无法提高认知。就像微信里,大量用户沉迷在养生和鸡汤等信息中,无论什么样的信息传播方式,都有绝大多数用户在舒适圈内选择信息。突破认知需要动脑,推翻自己既有的观念成本太高,也太辛苦。
用户会自行搜索信息,但这有一个条件:用户提前知道自己想了解哪方面的信息。信息派发模式解决了用户不知道自己认知的边界、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知道哪些更好等问题。平台带领用户做了选择,就像有一个领路人一样。
这个领路人处于核心地位,越来越关键,平台的吸引力增强了,内容提供者地位削弱了。用户和平台是强连接关系,和创作者的联系则比较弱,可以不断跳跃。
短视频创作出来的内容,是否成为爆款有很大偶然性,因为忠实粉丝浏览量只占很小一部分,重要的是平台推荐,创作者要不断揣测平台喜好,揣测推送规则。平台似乎也了解了创作者的心理,波段式推流,不会让某个创作占太多资源,间歇式刺激创作者积极性,创作者关注度长期停滞不前,会有心理倦怠,突然有流量分派过来,会重新燃起希望和斗志。
微信也在向这种方式学习,公众号以前主要靠订阅和转发,现在平台推流越来越重要,获得平台推送的文章阅读量会有爆发式增长。公众号打开率越来越低,平台这种做法,也是激发用户阅读欲望,提高吸引力,留住用户,跳过订阅环节,让用户更快更直接地接触他们认为会触发阅读兴趣的内容。
很多直播间观众只有个位数,或者数十位,主播依然很热情招徕,这说明平台推送的客流比较精准,会形成消费,就这样总是吸引几十个人的直播间,就能养活一个团队。
在阿里、京东平台,消费者通过搜索寻找商品,这跟传统搜索引擎很相似,消费者会比较品牌和价格,比较性能等各种特点。但在拼多多平台,消费者几乎是很自然地接受平台首页的展示,商户的品牌几乎没有多大作用,消费者很相信处于前列的推荐,很快就做了选择。
在这种规则下,商户和内容创作者一样,很难留存用户,京东等平台曾崛起一些商家发展出大品牌,而新平台重视的主要是推荐,消费者很轻视商户的作用。由于用户获得信息主要靠推荐,商户和内容创作者很难积存用户,即使有很庞大的用户关注基数,关注者的阅读也只占其中一部分,还得依仗平台。
最后的结果是,总能快速获得新内容的用户流连忘返:平台将流量攥在手中,掌控着创作者的命脉,可以自行出台很多规则,随时封号;被封者舍不得离开,只会再次注册一个号从零开始,平台扼着创作者的咽喉,也决定他们的饭碗能不能装满。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