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诺贝尔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诺贝尔奖,记录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脚印,更收获了无数顶尖科学家成长及改变世界的故事。《冰箱里飞出来的诺贝尔奖:大科学家给孩子的科学启蒙》一书,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有科学启蒙、理科基础,还有科学家人生经验和成长励志。
科普怎么做到有趣、有料、有温度?该系列丛书从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中,选取具有较高科学、社会价值的30个主题,带孩子亲历一项项激动人心的发现时刻,生动解密背后的科学知识,讲述诺贝尔奖得主背后的故事。翻开书里每一讲的导入部分,就知道作者是懂孩子的。不仅知道八九岁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而且还能放下“专业人士”的身段,从孩子的经验出发,找到有趣、贴近生活的切入点,勾起他们的好奇心。
《冰箱里飞出来的诺贝尔奖:大科学家给孩子的科学启蒙》(全3册) 柠檬夸克 著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在爱因斯坦的脑海中,时间和空间就好比一个富有弹性的超级大蹦床,宇宙中每一个有质量的东西,譬如说太阳、星星,甚至一只刚出生的小猫,都会在这个大蹦床上踩出一个凹陷,这就是爱因斯坦说的“时空弯曲”。和蹦床上的情形一样,越重的人踩出的凹陷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引起的时空弯曲越厉害。时空的弯曲会在开始的一瞬间向外扩散,这就是引力波。
还有,如何跟小朋友解释晶体和非晶体,作者这样介绍:晶体的内部,所有分子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就像操场上列队做操的学生,一行行、一列列的。非晶体内部,分子毫无纪律, 自由散漫, 压根没有“保持队形”的概念。像课间时候,自由活动的学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排列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
书里关于这类知识的精妙解释比比皆是,在作者的解释下,基因编辑、分子机器、黑洞、隧道效应等等前沿科学知识,显得生动又有趣。因为不惧有难度的知识点,孩子读完才会收获满满。
诺奖背后一个个优秀的科学家,他们的人生故事,不仅能让孩子看到个人天赋、勤奋和兴趣的重要性,更让他们明白成功少不了智慧、毅力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把天马行空的想象变成伟大发现。
俄国第一位诺奖得主巴甫洛夫,一生热爱科学,全身心投入,他每周工作7天,每年集中休假2个月。在生命临终时刻,这位生理学家向助手口述自己身体的细微感受,把死亡当作课题来研究。据说当有人要看望他时,他谢绝人家说:“巴甫洛夫很忙,巴甫洛夫正在死亡。”
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为了唤起更多中国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是第一个坚持用中文进行诺奖演说的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成长在战火纷飞的旧中国,12岁之前没能按部就班地接受正规教育。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母亲则嘱托他要“爱祖国、爱科学”,这些都深深影响了他一生。丁肇中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后,帮助我国培养了许多物理人才。但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在接受提问时,如果问题超出了他擅长的物理领域,他经常很干脆地回答:我不知道,我真的不能回答。
除此之外,还有发现了是幽门螺旋杆菌导致胃炎,却一直不被学界认同的马歇尔。为了证明、推进自己的研究,他毅然喝下了细菌培养皿,让自己染病。
罗斯从小爱好文艺、喜欢数学,却被父亲安排上了医学院。因为不感兴趣,他上学时成绩并不突出。但之后在印度的工作经历,让他了解了疟疾的危害,决心投入抗虐工作,经年累月地学习、研究。
爱因斯坦小时候因为说话晚、性格内向,爸妈担心了好久,上学时他也并不是“学霸”。而且首次预言相对论后,全世界也没几个人能懂,就连诺奖评委也拒绝把奖颁给爱因斯坦,因为他们认为这完全是猜想。
褪去名人光环的诺奖得主,人生经历其实各不相同。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独特见解,他们的求知探索、追求卓越的精神,都能够激励孩子从小立志,打开宽广的视野,培养坚韧的毅力。
作者:
文:艺菱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