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科技创新全过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在每一环节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是起点,也是桥梁;既是科创体系创新创造的“源动力”,也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中转站”。
(视觉中国供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转化”成为题眼。近年来,国务院进一步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国家战略部署。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科技赋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科创体系中发明人、转化人、投资人定位和协同的问题更加凸显。
“转化人”为什么关键?
从实证来看,我国科创体系中发明人和投资人比较成熟,缺少真正意义上的“转化人”,即对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进程中,缺乏完成“价值发现、价值培育、价值实现”的专业机构和专业能力。他们知政策、精技术、会管理、懂金融、明法律、通市场、擅转化,是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牵线搭桥”的好手,能够打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互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因此,“转化人”作为科创体系中的核心人力资本越来越得到重视。
今年年初,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高质量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推动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建设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到2025年,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超过10万人。陕西也印发《陕西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十条措施(试行)》,强调从“健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科技经纪人参与科研项目转化”和“建立科技技术转移人才激励机制”三方面入手,加强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
陕西高校林立,科研院所众多,新能源、光子材料和芯片等优势产业发达,拥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强大潜能。促进“转化人”角色的觉醒和成长,从而充分发挥其价值发现、价值培育、价值实现的职能,推动“不会转”“转得慢”到“转成功”“快转化”,已成为我省集中发力破局、推动现代化建设再上层楼的关键。
“科技投行”有什么优势?
近年来,陕西在科创服务实践中形成了“秦创原(科创企业)+风险投资+科创板”模式,并孕育出“科技投行”。作为一个新生概念,“科技投行”是从资金链的角度,通过资源链接,解决社会资本到科技项目的有效流动,有效破解四链融合里的关键性问题。
(图源:秦创原公众号)
“科技投行”是陕西在秦创原创新驱动背景下统领各类创新驱动要素,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的全新探索和实践,能够有效弥补“转化人”角色缺失问题,为有成果的科学家找资金,为需要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找成果,对科创体系进行系统性赋能。“科创投行”不仅是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的时代产物、推动科技兴国的必然结果,而且是发挥陕西科教优势、下好“产学研用”一盘棋的重要力量。
在追求经济效益之外,“科技投行”同样肩负着凝聚顶尖人才力量的社会责任。在发挥“转化人”角色作用的过程中,“科技投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关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发展,注意遵循科转及人才成长规律,重视既懂科学又懂投资的复合型人才,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培养作用,不断以人才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带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提升。
“再生长”靠什么实现?
目前,转移转化人才市场仍面临量质发展不均、供需结构失衡等问题,科技成果从发明端到使用端的高效、平稳过渡也存在困难。从“转化人”到“科技投行”的升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视觉中国供图)
首先,要从根本上加大对“转化人”的培养和扶植力度。一是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课程,结合技术披露、知识产权、培育孵化、创新创业等实践知识,完善实战导向的技术转移课程体系,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二是建立技术转移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高校院所在成果转化相关管理办法中明确科技经纪人对促成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收益分配比例等具体内容,鼓励各类协会、社团组织开展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工作,对于年度技术转移相关工作业绩突出的,优先向相关部门推荐申报省级以上的相关人才计划。
其次,要打造良好的经营生态,统筹“科技投行”各类转化主体的活动,在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寻求合作进步。不同于独立的科技经理人和经纪人,“科技投行”超越了个体和行业的范畴。因此,要协调好、发挥好“转化人”角色的作用,就要从宏观设计、中观生态与微观主体三个层面协同发力。宏观层面,要从制度上推动解决发明人、转化人、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中观层面,要从构建科创生态上解决要素聚集、资源整合、评价机制、政策支撑问题;微观层面,要从市场角度解决“职业技术经理人、科技投行平台(公司)、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不同阶段协同发力的问题,探索科创体系的陕西解决方案。
最后,要最大程度改善当前“转化人”散落各处的局面,针对当前陕西省的实际,搭建起可供实践、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创设秦创原“科技投行”专业平台,把“科技投行”纳入秦创原生态体系建设,将秦创原总窗口和西安交通大学的科研主体所在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作为“科技投行”的“试验田”和“根据地”,鼓励科技经纪人全程参与成果转化工作,支持试点高校院所组建科技经纪人队伍,积极与秦创原驱动平台、社会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建科技经纪人队伍,为获得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供“跟踪服务”等。
(根据“科技投行”十人谈主题研讨会相关内容整理而成,与会嘉宾:蒲小川、吴刚、张国宁、袁京连、丁峰、陈智慧、刘晓斌、林海、胡伟、李豫琦。)
(来源:陕西人才微信公众号 董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