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突破撬动消费,华为重回正循环。
文 | 贺乾明 张家豪
编辑丨程曼祺
华为没有给开售近一个月的 Mate 60 系列手机补开发布会,毕竟最大的悬念——产品配置和售价都已公布。但不管在与不在、出场多久,Mate 60 系列产品和它使用的麒麟 9000S 芯片都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
9 月 25 日,华为在深圳春茧体育馆举办 2023 年秋季 “全场景发布会”。这是华为过去三年来,最盛大的一场消费硬件产品发布会,可容纳上万人的体育馆里几乎座无虚席;等待发布会开始时,现场观众数次齐呼 “遥遥领先”,这是华为终端业务掌舵人余承东在发布新品时的口头禅。发布会开始不到 10 分钟,仅微博端的直播观看人数就突破了 3000 万。
众人瞩目的不是一次新品发布,而是一场宣告回归的仪式。
余承东没有过多提及 Mate60 系列本身,他只在刚开场时简短地说:“感谢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正在加班加点紧急生产(Mate60 系列)。”
麒麟 9000S 未现身,却是造就如今形势的关键。它不是最先进的芯片,据央视新闻引用的多方信息,华为 Mate 60 系列产品中搭载的麒麟 9000S 采用 7 纳米制程,相比苹果刚发布的 iPhone 15 Pro 中使用的 3 纳米芯片还有差距。
但这是华为被美国连番制裁后,第一次发布自研的、数据传输速度达到 5G 的手机芯片,而且是 7 纳米制程,比美国严格限制的 10 纳米技术领先一代。与此同时,华为新发布的平板电脑、电视、耳机中,都装上了华为自研的新芯片。
但重要的不只是华为手机等设备里终于重新有了可用的自研芯片,还在于一个强大的技术投资正向循环再次高效转动了起来:用先进的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卖给更多人,获得更多利润,再进行更多投资,继续研发新技术,造出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华为本是这个循环中的赢家:2018 年,它先于苹果宣布了 7 纳米芯片麒麟 980。在手机市场,先进的芯片等技术,帮华为一度超过苹果、三星,在 2020 年第二季度登顶全球手机市场,华为也是中国唯一站稳高端市场的手机公司。
也是在这个销量鼎盛期,华为一度强劲的技术研发循环遭遇危机,每一环都被动摇。先是消费:2019 年,华为手机不再能使用 Google 服务套件(应用商店、邮箱、地图等),海外销量受影响;接着是供给:2020 年的更严厉禁令,斩断了台积电等代工厂为华为生产 10nm 及更先进芯片的可能性,华为也不再能买到或找公司生产 5G 芯片。
供需两端被钳制,最终打击了华为手机业务的整收入和可用于再投资的利润。过去这几年,华为手机市场份额一度跌至 7.9%,只有巅峰时的四分之一,收入也随之腰斩。
而现在,搭载麒麟 9000S 的 Mate60 系列改变了华为的处境。从供给到消费,华为的正向循环正在恢复。
《财经》了解到,在 Mate 60 系列产品的刺激下,华为预计,今年其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3500 万台,是去年的 1.5 倍,明年销量将达到 6000 万台。这比去年在中国卖出最多手机的 vivo 还多出 700 万台(市场调研机构 IDC 数据)。一位另一家手机公司的管理层预测,一年内,华为手机份额就会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三年蛰伏后,最盛大的发布会
2020 年及之前,华为在秋季为手机等产品举办的发布会都异常盛大,颇有与苹果打擂台的架势。国内的竞争对手在华为的攻势下疲于应对。余承东曾公开提及,一家国内同行甚至会请求他手下留情,不然公司可能要倒掉。但最近两年,受困于芯片的华为只能蛰伏:
2021 年,华为停止更新 Mate 系列手机,只在发布会上搬出了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显示器和一体机等产品,发布会时长从 1 个多小时缩短至 45 分钟。
2022 年,华为发布 Mate 50 系列,余承东花了近一个小时介绍新手机的防摔屏幕、拍照优化和卫星通信功能,一句都没提手机上搭载的高通芯片和不支持 5G。原本芯片是华为发布 Mate 系列新品的重点。
而今年,即使 Mate 60 已开卖近 1 个月,华为仍举办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它是一场宣告回归的仪式,展示了华为蛰伏三年后的蓄势待发。
发布会上,华为推出了超高端品牌 ULTIMATE DESIGN,并公布了第一款产品,一只售价 21999 元的黄金智能腕表,它采用 18K 金材质、机械表形态,可发送和接收北斗卫星消息,支持百米深潜。
一个未提前披露的安排是,知名演员刘德华作为 ULTIMATE DESIGN 品牌大使现身发布会。华为过去在中国市场从未为高端的 P、Mate 系列请过品牌大使或代言人。
会后,华为在官博发布了 Mate 60 Pro+ 和属于 ULTIMATE DESIGN 高端品牌线的 Mate 60 RS 两款新手机,售价 8999-12999 元。
Mate60 Pro+(左)、Mate 60 RS(右),图片来自华为。
华为也推出了一系列鸿蒙生态设备,多款产品搭载了华为自研的新款芯片:
13.2 寸的平板电脑 MatePad Pro,这是华为发布的屏幕最大的平板,售价 5199 元起。余承东没有透露 Matepad Pro 使用了什么芯片,但强调和手机产品一样,“使用的都是旗舰芯片”。
98 寸 /85 寸电视 V5 Pro,华为说这 “不只是电视,更是一个超大屏手机”,它搭载了华为自研的电视主芯片鸿鹄 900,比华为 2019 年发布的鸿鹄 818(28 nm 制程)算力翻倍,并在 CPU、GPU 之外增加了用于 AI 计算的 NPU。售价为 36999 元(98 寸)和 24999 元(85 寸)。
无线蓝牙耳机 FreeBuds Pro 3,售价 1499 元,使用最新的麒麟 A2 芯片,这是华为 2019 年发布的麒麟 A1 的更新版。华为终端 BG 首席运营官何刚介绍,麒麟 A2 能让耳机降噪效果和音质更好、功耗更低。
华为同时更新了智能眼镜、智能手表、路由器,并预告了智界 S7(轿跑)、问界 M9(SUV)将在 11 月、12 月上市。余承东提到,问界 M7 发布以来,日均订单超过 1500 台,交了不可退定金的大定用户已超过 2 万人,12 月即将上市的 M9,则会是 “1000 万元以内最好的 SUV”。
华为 2023 秋季全场景发布会上展示的产品,图片来自华为。
余承东还宣布,鸿蒙系统将迎来新版本,并全面启动鸿蒙原生应用计划。他称已有 6000 万台设备升级到了今年 8 月初发布的鸿蒙 OS 4,每天新增用户 120 万。
相比此前三年的发布会,这场发布会上的余承东看起来更有自信了,他上台时边笑边挥手、走得很快、步伐有力。据《财经》获取的一份数据,Mate 60 Pro 开售后的第一周就卖出了 27.6 万台,这超过了多数国内厂商发布类似价位手机时的成绩。
“华为还与渠道商们打招呼,尽量把手机价格压下来,不要因为缺货而加价。” 一位接近华为的人士称。过去几年华为手机业务的困难期,渠道商更多时间是在想办法保持手机价格别下跌。
据《财经》了解,华为预计,Mate 60 系列今年能卖出 500~600 万台。“相似价位的中国手机,发售半年内卖出超 100 万台,就已算是大卖。” 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说。
过去三年:留住用户、开拓收入,维系正循环
华为手机业务的迅速反弹,除了过去几年被打压带来的品牌加成,还得益于华为的苦心经营,使它保留了一批忠实用户。据极光旗下月狐 iApp 的数据,到今年 8 月,中国市场每 100 个有手机的用户里,就有约 15 人在使用华为手机,这低于苹果和 OPPO,但高于 vivo、小米、荣耀等品牌。
在 2020 年遭遇严厉制裁时,华为就有重回手机市场的信念。“华为不会退出手机市场,华为手机业务一定会在。” 一位华为手机业务高管当时告诉《财经》,“高端芯片供应总有办法解决”。
据了解,那时华为高管在内部多次提到:约两年之后,高端芯片的供应问题就会解决。华为的策略是,在最难熬的两年里,尽可能开拓新收入、维系业务运转、把消费者留在华为体系内,等待高端芯片突破,再次回归市场。
华为果断剥离了手机品牌荣耀和麦芒等业务, 2021 年获取第一笔净收益 574 亿元,其总利润也从此前两年的 600 多亿元增长到超 1100 亿元。华为自己则保留了手机系列中,高端的 P、Mate,中端的 Nova 和低端的畅享系列。
华为也对外授权技术和手机设计方案,由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和鼎桥等公司主导开发。这些手机的一部分会在华为官网 “智选手机” 专区和华为的部分线下渠道销售。
由于运营主体与华为无关,这些品牌均可采购 5G 芯片。大多数与华为有关的定制手机都与华为产品十分相似,如 “鼎桥” 去年推出的鼎桥 M40,外观与华为 Mate 40 几无二致。授权业务也给华为带来了一定收入。
鼎桥 M40(左)和华为 Mate 40(右)。
尽管从利润到投资的循环被冲击,但华为没有削减研发投入。过去三年,华为收入从 8914 亿元打七折到了 6423 亿元,研发支出则从 1418 亿元增长 14%,到了 1615 亿元。
高额研发投入的成果,不只是麒麟 9000S,还包括一系列芯片之外的手机技术。华为更加卖力地研发、迭代推广鸿蒙操作系统。华为 P50 上首次使用的 “计算光学” 技术,强调算法弥补画质损耗,让用户拍出更清晰、真实的照片;在国内,华为手机独有的卫星通信功能,能让用户在没有信号时也能靠卫星联系外界;Mate 50 系列上首次搭载的 “昆仑玻璃” 提升了整机抗摔能力;折叠屏手机 Mate X2 上首发的水滴型铰链技术淡化了屏幕折痕,华为现在也是中国卖出最多折叠屏手机的公司,市占率超 40%。
这个过程中,华为在拉着供应链上的中国公司一起投入研发: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由华为与华力创通合作研发;昆仑玻璃由重庆鑫景供应,它取代了华为过去的玻璃供应商美国康宁;水滴型铰链则由华为与东睦股份、大富科技等合作开发。
这些产品优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 Mate60 系列发布前,华为手机一度只能使用 4G 芯片的劣势。据市场调研机构 IDC 数据,2023 年二季度,即使如今大卖的 Mate 60 系列仍未发布,华为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已从低谷的不足 8% 攀升至约 13%,比第五的小米只少 0.1%。
而对于那些希望继续体验 “完整版” 华为手机的用户,华为则提供了比所有竞争对手都极致的维修与升级服务,尽力延长老用户使用华为手机的时间。
2022 年,华为已支持为 Mate 40、30 等旧款旗舰系列更换昆仑玻璃屏幕,费用 589 元起,iPhone 换屏幕需要约 2000 元;用户只需花 99 元,就能为 70 多款华为手机换一块全新电池,而 iPhone 换一块新电池要花 700 多元;把 Mate 30 Pro 的手机硬件内存从 128GB 升为 256GB,只需要 492 元,少数提供类似服务的其它手机品牌要升级同等内存,往往需要 800-900 元。
手机之外,华为还在继续推出那些不那么依赖先进芯片的消费电子产品。据了解,即便在最困难的这几年,华为手机业务也没有主动大规模裁员,大量手机部门的员工,转到平板、手表和电视等部门。这些产品完善了华为的物联网生态,部分弥补了手机销售额的损失。
华为也不再只盯着个人消费者。2021 年,原本以手机为主要业务的华为消费者 BG 更名为终端 BG,扩充了台式机、一体机、大型显示器等商用办公产品,甚至做起了打印机,开始把更多设备卖给政府、学校、医院、矿场、工厂和银行。
比如华为把智能手表卖给山东能源集团,这些手表可远程监测井下职工的心率、血氧、体温等指标,如遇危险,手表可实时报警,发出定位信号,帮助救援。“类似的单个大客户订单,每年出货量就能有大几万。” 一位华为人士告诉《财经》。
根据华为年报,2021 年,华为可穿戴设备和智慧屏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30%。
不断丰富的物联网生态,加上持续更新的鸿蒙系统,华为给了用户留下来的理由:他们可以买不那么完美、但不乏亮点的新产品,也可以通过各种升级服务延长旧手机的使用时间,等待未来的重大更新。
今年 8 月,华为终端 BG 首席运营官何刚说,华为手机用户的换机周期比行业平均长 3 个月。
依靠更多元的产品和汽车业务,华为也尽可能保全了销售网络,这是华为反弹的另一重支撑。2022 年,销售华为产品的门店和专柜有 60000 家,只比 2019 年少了 5000 家。
艰难之中,华为勉力维系住了从好的产品,到消费者付费,再到用收入与利润投资新技术的正向循环。麒麟 9000S 和华为新品中搭载的一系列新芯片,是这种努力的结果之一,也是让新循环开始有力转动的起点。
当市场足够大,技术发展总会找到出路
大航海时代以前,靠严格的技术封锁和禁止工人离开封闭的生产地,威尼斯曾控制玻璃工艺 200 多年,威尼斯穆拉诺岛上产出的玻璃,赚取了全欧洲乃至更远地方的钱。
而在工业革命后,全球化分工体系日益发达,严格封锁一项技术已难以长期奏效。原子弹是一个典型例子。美国在 1945 年最先掌握了原子弹技术,仅仅四年后,苏联就复现成功,接着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原子弹的原理和制造方法早已不算秘密。
芯片也类似,后来者去复现已经成型的技术时,虽会受制于设备、原料,但靠坚定的投入,短期内突破并非绝无可能。
只是与原子弹不同的是,芯片早已不是一种军用技术。诞生近 60 年的芯片,在发明初期,最大的使用场景确实是登月计划和导弹。但只靠导弹,芯片可成不了信息时代的基石。
真正使芯片发扬光大的是生生不息的消费需求:从首次使用英特尔 4004 处理器的日本计算器,到后来的个人电脑、辅助白领的办公软件、供少年消遣的电子游戏,再到年销 10 亿台的智能手机……难填的消费之欲,才造就了芯片如今的重要性和庞大的产业规模:只有当源源不断的消费转化为众多公司的收入与利润,才能带来长期投入先进技术所需的巨量资源。
苹果、华为、三星、高通、英伟达、台积电等芯片产业链公司,都努力使自己处于这一循环中,靠好的产品赚取利润,再用利润去投资,以保持领先。
华为的产品现在再次赢得大量消费者青睐,华为将有更多资金投向技术研发,这些投资也将渗透进供应链,带动更多中国公司发展,牵引更多环节突破。比如芯片设计离不开的 EDA 软件,中国公司过去做不了全流程、只能做单点,其适配的制程也不够先进。今年 3 月,一批中国公司通过合作,已能国产与 14 纳米制程配套的 EDA 软件。
中国有全球少有的国内大市场,当需求足够旺盛,技术发展会找到它的出路。
责编 | 张雨菲
题图来源 | 华为终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