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天的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于 10 月 12 日在深圳福田区正式启动。
在展会开幕式上,万物云(02602.HK)董事长朱保全基于 AI 技术的发展,对当前物业行业进行了 " 五化 " 趋势预测,具体包括:岗位物联网化、作业流程化与机械化、服务 AI 化、管理报告数据化。
据悉,万物云目前已构建出一整套 7*24 小时的客户服务体系,主要涉及 " 智慧出行、数字维保、智能调度平台、远程运营中心 " 等多项智慧社区产品及解决方案。
据介绍,该公司自主研发的 " 黑猫 " 系列产品主要针对通行相关服务,其中的 " 黑猫二号 " 车行设备,在实现设备兼容同时还整合了 AI 识别能力,可以更高效的协助业主停车。而 " 凤梨一号 " 自助机器人,则可以协助小区业主办理充值缴费等多达 20 种常见的业务,目前已覆盖万科物业近 2000 个小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届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上,朱保全还提出 " 对物业企业而言,靠信息不对称、数人头的经营模式越来越不可行 " 的观点。
钛媒体 APP 注意到,早在今年 9 月 22 日,朱保全就曾针对网络上 " 关于物业公司及相应服务的讨论 " 发表《物业公司到底该不该存在》一文,其认为 " 对标准服务流程的管理水平恰恰是检验着一家物业公司成色的根本所在。"
据了解,住宅物业行业一直存在着 " 个别业主的利己行为与全体业主集体利益间的博弈 " 的问题,由此产生了诸多关于物业公司的讨论及现象,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社交网络上频现 " 取消物业 " 的声音,资本市场里物业股价值的被低估;另一方面是,从开发商前期的物业合同,到 " 能人治理 " 下的首批业主委员会及物业合同,社区根本问题持续,但矛盾转移为对物业公司的不满;还有一方面是,业委会制度本为提高解决问题效率产生,业委会作为业主选出来的权益组织,是 " 矛盾的化解者 ",但在实践中变成权力的拥有者。缺乏信用的业委会追索权力,以及物业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并 " 带资入场 "。
基于当前行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万物云方面指出,权利与义务归位方能达成社区博弈的纳什均衡,并提出四大建议,包括:政府推动对业主共有产权保全义务的宣传;行业协会推动司法对 " 搭便车 " 行为建立快速裁决机制;政府推动业主委员会机制的更新;物业公司要以 " 阳光物业 " 为目标,接受监督并行为自律。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 10 月 13 日港股早盘休市,万物云股价报 23.3 港元,跌 4.31%,当前公司总市值约 274.58 亿港元。
另据克而瑞物管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9 日,2023 年仅有 2 家物业企业成功在港上市,至此上市物业公司数量扩容至 65 家。其中,市值在百亿以上的物业企业仅有 7 家,万物云就是其中之一。
来源:钛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