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已经圆满收官,围绕着杭州的讨论并没有停止。云计算、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伴随着科技智能全方位的展示和运用,杭州亚运会被誉为“史上科技感最强的亚运会”,杭州这座充满东方韵味的数字之城,也因此彰显了独特的城市气质。
而在中秋国庆期间,“大运显眼包”是成都最亮眼的时尚单品。导游背着带团,市民背着逛街,自从成都面向全社会发出“显眼包征集令”后,市民和游客都将对城市的感情以及对大运会的热情,倾注在创意十足的“显眼包”上。
作为休闲之都,生活化表达是不可或缺的“成都范儿”。从选取大熊猫为原型创作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到全民创作“大运显眼包”,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创意,无一不在描述着川式浪漫与风情;作为数字之城,文化+黑科技是杭州的“诗意碰撞”。从《水润秋辉》到《国风雅韵》再到《钱塘潮涌》,江南水城风光扑面而来,千年文化底蕴一览无余。
立足本地资源特色,杭州放眼未来,成都专注当下,因为契合城市气质,两座城市的创新式表达都引起市民的浓厚兴趣和自发参与,并在矩阵式传播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实际上,每一座成功出圈的网红城市,都有专属的城市气质。以西安为例,当人们赞叹于其爆款频频的时候,更应该看到那些贴合城市气质的优秀创意,才是助力“老树开新花”的关键所在。从“考古盲盒”到“盛唐幻境”,再到“不倒翁小姐姐”和“盛唐密盒”脱口秀,如果说文物古迹是历史遗留的财富,连古接今的创意则赋予了它们时代表现力。传统的就是现代的,这是一种独特的城市气质,也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
擦亮城市IP,首先就要找准城市气质。告别“千城一面”的单调,改变曾经的刻板印象,发掘有个性的特点,这也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体现。围绕城市气质调配资源、打造产品,还要讲好生活故事,一座城市的人就是最美好的风景。“包办24小时美食”的菜市场成打卡地、古街巷里是“无边界”博物馆,城市气质不仅关乎历史,而且关乎生活,因为活色生香的生活,本身就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时下,不少城市都在发力打造城市IP。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情投”,更需要“意合”——那些贴合城市气质的文旅新产品,自会令市民感到亲切,令游客为之向往;反之,如果与城市气质不搭,难免事倍功半,“剃头挑子一头热”。守护好自己的根与魂,走适合自身的道路,才能有更高的参与度、更多的感召力、更好的创造和创新。
文丨赵志疆
视觉丨马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