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一款手机新品,在“未发先售”情况下引发全网抢购。华为昨天在深圳召开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会场内,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透露:“华为Mate60系列开启先锋计划以来,广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正在加班加点紧急生产。”
会场外,包括上海、北京在内的华为旗舰店门口,均是人山人海,等待购买新机的消费者排起长队,尽管店内一再广播通知:今天全市没有任何预定,但消费者还是久久不愿离去,期待“万一开售了呢”。
华为手机新品在消费端引发的抢购潮,或许可以照见国产手机崛起的真正原因。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在全球竞争态势中,唯有技术是制胜王道,谁能掌握硬科技、最快应用新技术,谁就能被消费者所追捧。
现场直击:消费者迟迟不愿离开
昨天傍晚5点,上海南京东路华为旗舰店。排队的栏杆刚刚撤去,人群一下涌入门店冲上2楼,大部分人都为了一部手机而来——华为Mate60 Pro。
店内,通向2楼的楼梯上贴出一张临时通知:“新品发布后,预定火爆,本店新机体验名额暂时已满。”工作人员反复用话筒广播:“今天上海没有预定,整家店都没有任何手机预定,我们也在等官方消息。”说完,放下话筒小声嘀咕了一句,“大家怎么都不相信呢?”
消费者迟迟不愿离开。一位杨姓的女士手里提着折叠凳,有些失望地告诉记者,她从前一天晚上8点就来店门口排队,到现在已有20小时没有合眼了,就是想买一部华为新手机尝鲜新技术。“既然没有预约,你为什么会来排队?”记者发问。杨女士自称是华为“忠粉”,“按照往常的惯例,每一次发布会后都有预定和购买渠道开启,所以就来了”。她说准备等到晚上8点18分之后再撤,“华为经常在这种时间突然开放预约”。
店内工作人员说,这场面并非“巅峰”,“前几天更夸张”。
一切源自8月底的一个临时通知:在没有举办新品发布会、没有大规模预热的情况下,华为Mate60 Pro手机突然于8月29日中午上架销售,多个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提前一个小时收到电话,猝不及防。”而结果是,短短几分钟内,所有手机全部售罄。此后半个多月,整个市场呈现出许久不见的火爆感,华为新品抢购的热潮持续至今。
现象探究:“未发先售”的火爆从何而来
对于手机新品的追逐,上一次如此狂热,可能还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的苹果抢购潮。在线下市场,也是在南京路步行街,消费者排着长队等待“iPhone时刻”的到来。
而这一次,情况还有些不同。特别是在手机行业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华为手机新品出现了“未发先售”的现象级排队。而随着新品配置及性能的持续“开箱”揭秘,这股抢购潮更是席卷全国。
火爆从何而来?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学系副研究员许梦然用“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来解释这种现象。所谓意料之外,是因为一般新品发布,都需要酝酿消费者情绪,有很多筹备和铺垫的过程,“未发先售”是前所未有的情况。所谓情理之中,则是因为一个新品是否火爆并非由一场发布会决定,在此之前,华为已经做了很久的技术储备,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收获了一批“忠粉”,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圈。
事实上,从近一个月来的情况看,华为Mate60系列凭借在通信、可靠性、影像、交互等多方面的创新技术,展现出强大的产品力和市场力。“在营销学中,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的强度,决定最终是否会发生购买行为。”许梦然说,基于前期的信任积累,很多消费者对品牌达到了忠诚程度,因此,只需要一个契机,就可能出现爆发的状态。
创新集成:技术为王的真理永不变
从十多年前的“苹果iPhone时刻”,到现在的“华为Mate60时刻”,还有一条真理永不变——技术为王。
“在手机产品上,消费者对于技术、设计的新需求很久没有被充分满足了,华为新机的推出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手机还能这样创新。”许梦然分析。
熟悉华为手机的消费者都知道,Mate系列一直是品牌技术创新的集成,每一代Mate手机的发布,都代表着品牌的技术升级和手机行业的新动向。从华为官方公布的配置来看,新品创新可圈可点,比如,Mate60 Pro等机型搭载创新高增益灵犀天线,是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又比如,新手机搭载的鸿蒙操作系统4.0版,短短一个多月升级用户已超6000万,成为史上升级速度最快的鸿蒙操作系统版本。
“消费端是最有效的投票。”有分析人士认为,“供不应求”的现象级抢购潮,本质上契合消费者换新欲望及用机痛点,因此,一款产品火爆的前提,是它能真正切中消费者的痛点,而不是做无关痛痒的产品迭代和功能堆砌。
目前,多个分析机构对于华为手机的出货表示乐观。IDC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市场份额同比暴涨76.1%。Counterpoint一位分析师预计,如果供应顺利,Mate60系列的销售会比同系列的其它款都要更好。
套用余承东在8月初HDC 2023开发者大会上说过的一句话——“轻舟已过万重山,华为手机走在回归道路上。”是的,国产手机从崛起到遥遥领先,最终都指向一条路——技术为王。
作者:徐晶卉
编辑:商慧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