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鹏
《新IT:从信息到智能的大转变》 吴伯凡 王飞鹏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智能技术的热议。
事实上,在七十多年前,图灵就畅想了最理想的人机交互场景,即图灵测试。其本质就是要通过自然语言测试,看一台机器是否达到了人类的智力水平。
从电子计算机诞生伊始,就开启了一场让机器不断靠近人类的旅程——用户界面的迭代。
只有机器越来越像人,用人类习以为常的方式与我们交流,才会有更多的人使用它们,才能真正实现技术普惠,当然商业利益也最大。
所谓用户界面,就是计算机系统和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借由这个界面,可以实现机器系统内部的信息形式与人类可以接收的信息形式的转换。
最早的时候,电脑没有显示屏、键盘、鼠标等输出和输入设备,人们与计算机的交互,主要是通过打孔卡片和打孔纸带实现的。当时的人机交互,对人而言处于一种“两眼一抹黑”的状态,像大人照顾孩子一样,人类要照顾机器的信息处理方式。
上世纪60年代末,雷达兵出身的道格拉斯博士将雷达系统中的CRT显示屏引进到计算机系统,并且发明了鼠标,还将传统打字机键盘接入到电脑系统中,这才诞生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电脑形态。
显示屏出现后,人们先是通过命令行界面与计算机交互。用户需要通过键盘输入一些特定的指令,计算机接收到指令后,再予以执行。但是,这种界面对非专业人士很不友好,因为需要熟记很多指令。
计算机的大范围普及,需要等到图形界面出现。我们今天使用的个人电脑的交互界面就是图形界面,这种界面用图形方式显示计算机的操作界面,简单易懂,也容易上手。
尽管很多人是在1983年苹果推出的Apple Lisa上才第一次看到了图形界面,但是图形界面的诞生时间其实更早。
上文提到道格拉斯博士率先把屏幕、鼠标和键盘用在了电子计算机上,这一幕发生在1968年的一次演示中,在这次演示中,他也最早呈现了图形界面,尽管不太成熟,但依旧是划时代的创举。
道格拉斯博士的这次演示,让无纸化办公成为了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让打印巨头施乐公司深感不安。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后,施乐高层决定抢先掌握这门技术,成为新领域的领导者,于是在1970年成立著名的帕罗奥托研究中心(PARC)来专门负责此事。
在施乐当时的财力和影响力之下,PARC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研究所,拥有一流的设备和人才,几乎所有人都是博士,或是各自领域中最好的专家。
PARC的计算机科学家从道格拉斯博士的演示中获取灵感,于1973年发明了Alto电脑。它拥有视窗(Windows)和下拉菜单(Pull-Down MENU),可以通过鼠标(Mouse)进行灵活操作,真正打破了困扰业界已久的人机阻隔,极大提升了操作效率。
如果施乐当时将这款产品及时推出市场的话,可能后来的计算机世界中,就没有苹果和微软什么事了。遗憾的是,施乐一直拘泥于“产品越大越好”的大公司作风,只愿意生产复杂而昂贵的机器,对Alto电脑兴趣不高。
随后,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先后从Alto中受到启发,并推出了自己的图形界面系统Mac OS和Windows。
此后,图形界面成为了主流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持续至今。2007年iPhone的发布,对这一界面进行了更具人性化的调整,可以让我们摆脱实体输入设备,用手指完成诸多操作,但是并没有超出这一窠臼。
直到2014年亚马逊推出智能音响Echo,让人们看到了人机交互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这一设想已经接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了。而ChatGPT的出现,让我们正在无限接近图灵的畅想。
ChatGPT的独特性就在于,它能够从我们输入的内容中,“感知”到我们没有明确表达出的一些东西,可能是情绪,可能是暗示等,它在回复我们时,也不是只对内容表层的东西做出回应,还会考虑到我们没有明说出来,但是却包含在内容中的东西,这就是一种基于自然语言的态势感知。
《新IT:从信息到智能的大转变》一书,呈现了技术是如何走向智能化的旅程,也讨论了这种走向的内在逻辑,同时还呈现了智能技术在当下及未来的生活和生产中发挥作用的方式。
在这本书里,你能够了解到,ChatGPT不过是智能转型过程的一个节点(当然这是一个极其重要节点),在ChatGPT之前,AI技术就已经开始“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的工作与生活。而且越往后,这种影响也会越大。
(作者为资深自媒体人、“伯凡时间”公众号前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