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人工智能已被证实从撰写文章到诗歌创作,几乎无所不能;另一边则是不时就有诗人站出来,表示反对……一个有趣的问题也由此而生:人工智能真的已经影响到诗歌创作了么?
“明月湖”国际诗歌节暨第八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现场
众多诗人们的最新回答来了!——10月25日上午,“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诗歌节暨第八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两江新区的明月湖畔拉开帷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诗人齐聚一堂,共同展望了华文新诗发展的未来。
本次“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诗歌节”主题为“诗与科学交相辉映”,与之相关的诗学论坛的主题则是“国际华文诗歌的交流与互鉴”。
在现场,作为本次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明月湖杯”全球华语科幻诗歌主题征文大赛颁奖典礼率先亮相。此次大赛围绕“科技未来·明月初照”的主题,期望通过“诗歌”与“科学”的联动,激发诗人的创造潜能。最终,大赛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50名。
“科技变革是诗歌创设的新鲜主题,它激发了创作灵感,开拓了丰富辽阔的诗艺空间。”颁奖典礼上,评委代表龚学敏介绍,本次大赛共吸引1000多人参赛,创作了1000余首(或组)科幻诗歌。这些创作者们围绕明月湖、人工智能等主题进行创作。比如《明月湖畔的图灵之问》中就写到:“明月湖畔/一位科学家与它面对面探索/生与死,爱与恨,诗与远方/冉冉升起的科技明月/让‘图灵之问’进化成‘明月之光’。”
由此不难看出,人工智能成了本次活动最为显眼的关键词。这也是众多华文诗歌名家在现场热议的焦点。紧随其后,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终身荣誉所长、本届诗歌节暨诗学论坛主席吕进教授更是在开幕致辞中证实了这一点。
本届诗歌节暨诗学论坛主席吕进致开幕词
“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发起,自2004年举办以来,学术性、前沿性和国际性均受到了海内外诗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吕进看来,首届华文诗学名家论坛就提出的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诗歌传播方式重建这“三大重建”需要长期探讨。与此同时,新的诗歌现象、新的诗学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和探讨。
吕进说,国际论坛提出的“人工智能与新诗”这个话题,正是提倡关注的新问题之一。“在我看来,人工智能有聪明的芯,但它有芯而无心;人工智能的诗是冰冷的,而诗人的诗却有诗人的体温;人工智能善于‘集百家之长’,却没有自己的独特相貌,辨识度不高,而经典诗人都有个人风格。”吕进笑着说,人工智能究竟能在新诗发展上起到哪些作用,自己也希望看到论坛各位嘉宾的高见。
有意思的是,上游新闻记者特别注意到,在本次论坛嘉宾们提交的论文中人工智能、AI诗人同样是高频词。
在25日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中,重庆知名诗人金铃子就带来了题为《AI技术无法取代新诗创作和评论》的分享。在她看来,AI可以辅助诗人进行一些诗歌的分析和总结,但“它永远无法代替我们的独立思考和审美判断。”金铃子说,诗人应该珍惜人类作为有思想和情感的灵性存在,用心灵的笔书写独特的诗篇和解读。
此外,本届论坛还围绕华文新诗新传统的建构与反思、著名诗人及诗学名家个案研究、中国新诗的海外传播研究、川渝新诗创作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研讨。其中,10月26日,诗人白灵、宇秀、饶蕾等诗人还将带来关于“现代媒介下小诗截句微诗的展望”“从意面和芭蕾看现代汉诗的第三空间和话语坚守”“华文新诗现状及其发展可能性”的分享。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