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大模型正成为金融机构的“宠儿”。9月13日,一场以“传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变革与路径”为主题的论坛在北京首钢园召开。多名金融机构代表分享大模型在科技金融领域的应用。一名嘉宾直言,论坛几乎成为大模型专场。
作为服贸会的“标配”,中国金融科技论坛已举办6届。“我们在首钢园的工业遗存三高炉内讨论金融如何服务科技创新。”中国民生银行总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科技金融部/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鲲鹏从蒸汽机、纺纱机与现代商业制度的“相遇”谈起,认为历史上科技与金融的多次结合,都意味着时代变革的开启。
“当下,发展科技金融是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机遇。”杨鲲鹏分析,这包括商业银行自身业务转型、战略转型,也包括通过科技金融促进银行数字化能力提升,“是从外部业务能力到内部运营等多维度深刻的变革。”
论坛现场,杨鲲鹏分享科技金融领域实践与思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彩云/摄
如何更好契合科技型企业的成长需求,许多金融机构看中大模型在信息研判、服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能力。
在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融事业群助理副总裁孙洪军看来,现阶段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不是“发动机”,而是“加速器”。“比如说客服环节,以前1个客服人员只能接20个电话,因为大量时间要去写报告,但引入智能语音识别、自动总结等技术后,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孙洪军尤其提到,应用大模型,并不意味着原来的系统要全部更新,“传统的IT系统与大模型相辅相成,过去一些用于风控、营销等环节的IT系统,可以作为现在大模型的小助手。”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多名与会者提到,既要关注大模型的潜力,又要警惕可能出现的风险。
本届服贸会上,多家金融机构展示金融服务成果,科技金融实践是亮点之一。自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以来,科技金融逐渐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下一篇:AI芯片独角兽壁仞科技启动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