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人工智能时代,AI写一首诗,只需405毫秒,也就是0.4秒;通过算法生成画作,甚至不到1分钟。
相形之下,有一种慢,变得弥足珍贵。
一如木心在诗中所写:“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现在,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为零,却困在无形的网中:人 ,山,水,诗,乐,都成了“预制菜”,高效,快捷,却总索然无味。
所谓丧,是因为你已经离新鲜空气很远了,心灵缺氧。
所谓颓,是因为你和真实风景已经有壁了,视觉疲劳。
春日草海(摄于盐源县)摄影 曾成绪
即日起,封面新闻推出“寻路摩梭”国庆特别策划报道,一起寻找大凉山泸沽湖的诗乐远方。
2000年前,摩梭人来到四川盐源和云南宁蒗交界处的泸沽湖旁,以此为家住了下来,其独特的摩梭文化被誉为“母系社会的活化石”,也让盐源收获了神秘“东方女儿国”之称。
考古界对青铜王国的发掘,翻开了盐源沉睡5000年的灿烂历史文明,为拥有“盐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摩梭文化”“苹果产业”的盐源,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盐源+”,以一种势不可挡的速度,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秋日盛景(摄于盐源县)摄影 曾成绪
守着一方美景和传统文化、千年宝藏即可安生度日,可对盐源而言,它的内心是拒绝的。
没有企图心,是一切平庸的根源。
盐源,一直在不停地自我迭代。
泸沽湖草海初秋(摄于盐源县)摄影 曾成绪
国庆,盐源又将开启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诗歌与音乐,将在泸沽湖畔奏响一曲前所未有的奇妙乐章。在此之前,诗人们深入盐源采风,盐源县的历史之美、山川之美、文化之美,成就了诗人们向往的诗与远方。“在生活节奏加快的碎片化时代,人们爱的能力似乎正逐渐消亡,大家很难理直气壮地说,‘让我们爱起来’。而诗人正是从盐源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中发现了爱,所以他们才参与得这么深入,写出的作品质量才这么高。 ”《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说。
文化和旅游融合与高质量发展已成趋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已成业界共识。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异军突起?如何突出重围?
秋天的村落(摄于盐源县)摄影 曾成绪
盐源,在自我迭代中努力探求,避免千篇一律的商业化面孔,保留自然山水本真风貌,保护文化遗存悠悠古韵,用视听盛宴展示盐源的可盐可甜。
追逐(摄于盐源县) 摄影 曾成绪
是时候慢下来,去一趟盐源,在泸沽湖畔,听风、诵诗、赏乐、数星星。
让歌声悠悠飘荡,让心灵稍作停留,寻路摩梭,重拾爱的能力。
2023大凉山泸沽湖冬季阳光(诗歌)音乐季10月5日启幕
海报设计:郭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