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研究量子20余年没搞清楚,出国一定回国
创始人
2024-11-09 18:21:10
0

随着科技的发展,量子通信技术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阔,我国也开始发展这种领先的前沿科技,说到这方面,你就不得不提起著名的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

他不仅促进了中国量子技术核心优势的发展,更是国际量子通信实验研究领域的一位大能者。

他驱动了中国量子信息技术的进程,还是一位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被中国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被人们称为最接近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在世界漫长的发展史中,几乎每一位伟大的科学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智商,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的潘建伟也不例外,自小便聪颖异常,有着远超同远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在他17岁高考那年,他没有选择保送至浙江大学,转而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近代物理学专业,因为他自小便特别喜欢科学。

在中科大,他第一次接触了量子物理学,也正是在这里,他有了建设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的想法。

至此他就踏上了漫长的科研之途,她甘之如饴的在实验室里奋斗了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面对新奇的光学器材,它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不断的在知识海洋里汲取着。终于他发现了光子的量子隐形态。

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具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于是他的论文《实验量子隐形状态》被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而其他的参选者则是伦琴和爱因斯坦,能与这样的科学伟人比肩,这是何等的荣耀呢?

但是在有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后,他并没有骄傲自大,而是谦虚的说,量子学我研究了20年,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弄明白,正因为这样,我才需要继续努力。

不过,由于当时国内的科研环境并不是很好,他转而向维也纳大学的赛琳教授求教,并攻读了博士学位。

正如众所周知,尽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面对这样经天纬地的人才,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都向潘建伟表达了欢迎,对他许以高官厚禄。

但潘建伟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自己是要报效祖国的,他爱量子学,但更爱自己的祖国。

当初来奥地利只是为了学习实验,并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离开故土,如今学业有成,自然是要回国奉献的。于是在众人的不舍中,他踏上了回国的轮船。

2001年潘建伟获得中科院创新工程的项目支持,同时获得了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称号,在母校的校园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量子物理与信息实验室。

不惧流言,奋勇前进

当他刚刚回到祖国的怀抱时,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认为他是为了捞金,赚名声而回国,不是真正的热爱祖国。

这对于年仅20多岁的潘建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刻苦奋斗,发奋努力,用自己的科研成就去证明这一切。

很快,潘建伟将前两年在欧洲培养的人才带回祖国,中国第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科研团队就此建立。

当量子卫星“墨子号”升空的时候,量子通讯“京沪干线”也就此建设,这两大成就如同闪耀的明星,照亮了世界范围内量子领域前行的道路,而潘建伟就为领路人,成为了全世界都羡慕的对象。

后来当“墨子号”圆满完成实验任务时,不仅震撼了世人,也为我国的新征程,开了完美的头,而而潘建伟此时已是中科院的科研委员,回顾这20年的科研路,他也是感慨万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潘建伟就开始在国内筹措建立量子实验室的准备事宜,但是当时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很多人认为这根本就是一场骗局,因此,在建立的过程中,也是受到了诸多的质疑。

尽管一路坎坷,一路风雨,潘建伟还是率领着一众科研人员将中国的量子科学技术推向巅峰。

最让他感动的是,在当初,他提出“墨子号”卫星的设想时,可以说是阻力重重,但是中央决策迅速集合相关队伍,整合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成功发射了“墨子号”实验卫星。

也正是因为这种强大的执行力和创新精神,使得中国的量子技术和航天事业得到了质的飞跃,这种精神,将带领中国走向真正的世界一流强国的道路。

其实在2003年时,潘建伟,就建设性的提出了发射卫星,以扩大发展量子实验的空间。但是,由于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即使是在科技先进的美国,也从来没有实践过,因此它的可行性也是受到了世人的怀疑。

白春礼当时是中科院的副院长,当他了解到这个想法,坚定的选择了支持潘建伟的想法,他们先是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模拟,证实了这个想法是可行的。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就站在了世界的前沿。他说,所谓创新,就是要做别人不敢做的事,不能总是跟着别人。

最让他感动的是,整个团队在遇到困难时,从来不互相推诿责任,但是大家聚在一起,想办法解决。

发射卫星是一项大工程,不是一个单位,两个单位就可以完成,而是成百上千个单位联合在一起,共同努力,这才有了现在的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

在卫星到达外层空间后,发现太空的环境要恶劣的多,这严重影响的实验数据,后来又是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之下,修正了卫星的飞行姿态,和近地高度,这才真正的精确了实验的数据。

在卫星真正带来了准确的实验数据后,很多外国科学网站的记者纷纷报道,中国真的崛起了,他正引领着一个划时代技术的前进。

这项技术,使我国在量子信息技术上,真正拥有了与欧美国家比肩的能力,在很多领域都处于国际前沿水平。

未来可期,中华崛起

在“墨子号”卫星成功发射后,我国又同时推进了几个量子技术的科研工程,陆续建立了几个大型的实验室。

潘建伟说,他希望能够利用这种机会,继续大力发展,不仅为了保持住领先的地位,更是为了真正将量子信息技术拓展到民用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够拥有未来,让我过的信息工程屹立在世界之巅。对此,潘院士充满信心。

量子信息发展目前有两个困境,一个是因为半导体的晶体管是纳米级,因此晶体管很可能会失效。另一个是面临着黑客攻击,窃取公民信息的危险。

而不久前发现的半导体量子点作为单光子源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潘建伟在规划未来时说,等到真正实现了高层空间和低层空间一体化后,全球的通讯设备都可以使用量子技术。

这样,就可以形成完整的产业模块,国家在这个领域的领先和控制系统也可以进一步发展,逐步建立属于自己的通讯的“量子互联网”。

除此之外,潘建伟的量子团队还在量子领域的计算与模拟,精确测量晶体等方向上,陆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突破。

可以预想,我国的未来,在潘院士的带领下必将一片辉煌,光明万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共筑古今之...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高凯)这是关于古典文明的一次世界级大会,包括中国在内共30多个国家和...
江苏中来取得铝带覆膜装置专利,... 金融界2024年11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江苏中来能源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山东恒科园取得一种抗高温集装袋... 金融界2024年11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恒科园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人工智能助跨境电商更好发展 人工智能能够重新构建跨境电商的系统模块,从市场洞察、客服场景、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实现飞跃,推动更多中...
苏州玖物智能申请挂棒机器人专利... 金融界2024年11月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玖物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
富佳股份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 本报讯 (记者李春莲)11月6日,富佳股份(603219)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益佳电子...
扬州阔图制冷设备申请空调热交换... 金融界2024年11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扬州阔图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冷...
海德曼申请料仓专利,能够减少机... 金融界2024年11月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海德曼(上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
青云科技连年亏损,押注智能算力... 文 | 智能相对论 作者 | 冷不丁 作为曾经的“混合云第一股”,青云科技也有过高光,2021年登陆...
国网能源院发布《新型储能发展分... 2024年10月27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主办的2024年新型储能发展分析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
打造“大健康”格局、构建立体安...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健康的人民是人民城市的活力之源,安全的生活环境是人民城市的发展之基。...
郓城:纺织产业设备换新 焕出产... 作为山东省传统棉纺织大县,郓城县大力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有效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纺织这...
探访“九天”,首次展出的这款大... 今天,在十五届中国航展静展区,看航空记者探访了首次参展的“九天”无人机。 现场可以看到,在“九天”...
移起趣探场:上海移动打造四叶草... 今年是5G-A商用元年,5G-A迸发的创新活力在进博舞台激越澎湃。 “5G+”棋至中盘,“AI+”加...
性价比之王?小米15用骁龙8至... 大家好,今天要向大家推荐一款备受好评的小米15手机。这款手机自发布以来,凭借其出色的性能、丰富的配置...
史上最强Mate旗舰!华为Ma... 快科技11月9日消息,今日晚间,Mate之父李小龙用新手机发了一条微博,网友纷纷猜测,李小龙使用的是...
火箭如何突破音速与热浪?流体力... 在我们仰望星空、梦想探索宇宙的时刻,火箭的发射和飞行过程无疑是最令人激动和神秘的工程奇迹之一。然而,...
Intel二代锐炫显卡发布在即... 快科技11月8日消息,NVIDIARTX 50系列、AMDRX 8000系列都蓄势待发,而距离初代锐...
原创 v... 当众多主打线上市场的机型发布完成之后,一些主攻线下市场的机型也开始进行发力了,其中就包括了vivo旗...
两项突破性成果!尧山实验室科研... 大象新闻记者 许继彬 平顶山台记者 徐艳丽 方浩锋 文图 11月9日,尧山实验室科研成果发布会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