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航天事业现在似乎有点拉胯了,在探索火星方面虽然世界领先,但是在火星取样任务方面可能要落后于我国好几年时间。在探月方面,美国的经验也比我们多,早在几十年前就实现了载人登月,然而现在连探测器登陆月球都困难重重。
即使是近地轨道上,他们现在也面临着一个窘境,那就是有2名宇航员已经被困在国际空间站上差不多8个月时间了,现在都还回不来。其中一名被困太空的宇航员表示,她已经不会走路了。这是怎么回事?
美国宇航员不会走路了
这两位被困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就是苏尼・威廉姆斯和布奇・威尔莫尔。他们在2024年6月乘坐波音公司研制的“星际客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原本打算飞行几天就返回地球,然而由于飞船故障等问题,导致他们俩至今都还回不来。
到现在,他们俩已经待在国际空间站上超过230天时间,接近8个月了。按照最新的计划,他们俩最快也要到今年3月底才能返回地球。也就是说,他们这次太空飞行之旅的时间将会超过9个月,甚至可能会达到10个月左右。
因为当时那艘“星际客机”飞船出现了故障,没法确保安全飞行,所以这艘飞船就单独返航了,让这两位宇航员留在国际空间站上,等待NASA安排新的飞船去救援。美国的计划是让埃隆·马斯克SPaceX公司的载人龙飞船去把他们接回来。
虽然很多网友都期待科技能够更快发展,让我们未来能够来一场太空旅行,但实际的太空旅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进入太空后,我们会处于微重力的环境下,基本上就没有重力的束缚,整个人会很放松。
如果是短暂的太空之旅,体验一下失重的感觉还是挺好的,而长时间太空飞行的话,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甚至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太空病”。现在美国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就面临着这些问题。
在本周,美国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承认在国际空间站上待了230多天后,她已经忘记走路的感觉了。她已经在国际空间站上待足够长的世界了,现在她一直都想记住在地面走路的感觉。
美国新总统特朗普表示,这两位宇航员很勇敢,实际上他们被拜登政府抛弃了,现在特朗普已经要求埃隆·马斯克安排载人龙飞船尽快把他们俩接回来。埃隆·马斯克也表示会尽快把他们接回来。
这其实是正常的情况,大家也不需要担心。不仅美国宇航员苏尼・威廉姆斯忘记怎么走路了,其他在轨执行飞行任务的宇航员其实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包括我们的航天员。因为在空间站上执行飞行任务,飞行时间一般都达到半年左右,这是空间站轮换周期。飞行这么长时间,航天员会一直处于失重的状态下,身体不再需要对抗重力,肌肉、骨质会加快流失,身体机能会退化。
这也就是为什么航天员执行几个月飞行任务返回到地面时,他们都不能直接站起来行走,而是由工作人员抬着走,坐在椅子上面休息。
中美飞船着陆差异
按照现在的计划,这艘载人龙飞船最快在3月底就会返回地球了,而我国的神舟十九号飞船最快在4月底就会返回。虽然这两艘飞船都是从大约4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返回地球,整个重返地球的过程大致相似,但也有一些差异之处。
相似之处:不管是载人龙飞船,还是神舟载人飞船,首先需要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撤离,转入独立飞行的状态。在撤离后,飞船并不会马上进行着陆,而是需要继续环绕地球飞行一段时间。在这期间飞船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包括飞行姿态的调整、舱段分离、启动发动机进行制动减速等。
在完成初步的制动减速后,飞船的飞行高度会不断下降,找到合适的时机、位置后,飞船就会以极快的速度重返地球再入大气层。在穿过卡门线后,空气密度越来越大,所以飞船外部的气动加热效应会越来越强烈,外部温度急剧上升到1000多℃。
由于外部温度很高,所以这时候飞船就像一个从天而降的熊熊火球,被炙热的大火包围着。在白天重返地球的话,视觉效果可能不会很明显,而在夜晚返航的话,在漆黑的夜空中我们可能会看到有一个极速飞行的发光飞行物,那就是飞船重返地球了。在这个过程中,飞船会短暂失联,和外界的通讯会中断,大约会持续5分钟左右。
紧接着,飞船还要打开降落伞进行减速,进一步降低飞船的下降速度。这是现有飞船必不可少的步骤。因为在打开降落伞之前,飞船下降速度超过200米每秒,需要借助巨大的降落伞把飞船速度降低。
不同之处:第一点、我国神舟载人飞船在伞降的过程中只打开一个面积达到1200平方米的降落伞就行,而美国载人龙飞船则需要同时打开4个伞。相信很多网友都看到过神舟载人飞船、载人龙飞船返航时的画面。
这个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之所以存在这么大的不同之初,这和飞船自身的设计以及重量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系的。每一种方式都有它的优点、缺点,例如单伞的话遇到比较强的侧风可能会导致飞船返回舱出现大幅度的摇摆,而多伞的话又可能会出现伞与伞的缠绕。
第二点,神舟载人飞船在陆地进行着陆,在距离地面大约还有1米时,也就是在着陆的瞬间会启动返回舱底部的反推发动机,给飞船提供一个向上的推力,进一步降低飞船着陆时的速度。在反推发动机的作用下,飞船着陆的速度不超过2米每秒,极大地降低了飞船着陆时的冲击力,更好地保护航天员。
美国载人龙飞船则是在大海溅落,他们不需要使用反推发动机进行最后阶段的制动减速,直接掉到大海就完事。因为海水本身就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当然,在陆地着陆和在大海着陆一样是各有千秋,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的,没有说谁的技术更好,有必要的情况下,我们的飞船也可以在海上进行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