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灾害调控兴趣团队
2025寒假实践
2025年2月10日至2月16日,清华大学学生 未来灾害调控兴趣团队共10名队员前往福建厦门开展假期实践。
本次实践聚焦 企业前沿工程技术展开调研,一方面帮助支队成员拓展学术视野、坚定科研志向,另一方面带领支队成员了解科技前沿、明确未来方向。
# 技术创新赋生机
福建省四信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月13日上午,支队成员来到了 福建省四信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交流。业务负责人廖总首先系统而详实地为我们介绍了四信集团的发展历程与相关业务方向,并向我们展示了展厅中摆放的各项产品。
来到会议室后,李笑琳和吴郭昊分别介绍了未来灾害调控团队概况和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同时就此次实践获得来到四信集团参观交流的机会表示感谢。
廖总针对四信集团的前沿技术领域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向支队成员们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并重点分享了集团的 智慧水利物联网相关业务。四信集团初创于2008年,定位无线通讯设备供应。在2012至2016年期间,集团实行行业拓展,创立了电力、水利、消防等垂直行业公司,以通讯为核心,叠加传感、采集等行业终端。
至今,集团旗下共有10家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设备及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围绕 无线通信(5G)、 智能传感、 边缘计算、 模型计算(AI)、 数字孪生等技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用户、系统集成商、运营商提供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
以下是集团的一些技术创新:
建立物联网管理平台:为物联网设备提供设备管理、数据管理、规则引擎、监控运维、多租户应用的数据综合管理支撑平台。平台具备多源异构接入、数据标准化、多租户机制等特点;基于物联网管理平台,实现复杂的物联网设备管理对接,聚焦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实现物联数据统一接收纳管。
创建水文预报模型:一个基于DEM、以山坡为基本单元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模拟大面积流域内的水文过程。模型核心计算模块包含坡面产汇流和河网汇流两大模块,能够对流域内的降雨产流过程、汇流过程和水文变化过程进行有效预测和模拟,为防洪减灾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支持。模型具备干湿地区适用、参数少、率定效率高、工具链完善等特点,可方便快速地集成到数字孪生平台、水旱灾害防御信息平台等业务应用。
在之后的自由交流环节,支队成员们针对集团产品的研发过程、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AI技术发展为水利行业赋能等相关内容积极发问,四信集团副总经理邱总就大家的疑惑做了耐心而细致的解答。邱总指出,AI正在将传统行业进行重塑,现在要求工程领域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预警,还要能够提出解决方案。AI使得电商行业快速发展、人才饱和,同理,AI的应用也将会对水利行业重塑,这将颠覆传统的百万级设备,并且大大提高工程监测的准度。
通过此次交流,支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水利行业有着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思考创新。同时,AI的广泛应用与技术的不断创新也必将为水利行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 鹭岛风情驻旅人
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它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学村中的龙舟池节假日常举行赛龙舟。鼓乐齐鸣,南音悠扬,人声鼎沸,把平日宁静的校园变成欢乐的海洋。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
支队成员参观了被称为“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楼群,它飞檐翘脊的绿色琉璃瓦大屋顶遵循闽南建筑传统,屋身仿照西方建筑模式,但没有闽南传统建筑法度与西方古典建筑美学的制约,构成了一种亦中亦西的新风格。
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市西南隅,与厦门岛隔海相望,素有“海上花园”之称。鼓浪屿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留存着千余幢风格各异的建筑,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传统,建成了“中国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
支队成员还来到了马约翰体育馆门口,“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标语和马约翰先生的塑像让大家心中不禁升起了一种亲切之感。
通过此次实践,支队成员们增进了团队友谊、加深了学科认识、了解了行业需求、坚定了学术志向。秉承着“行胜于言”的精神,大家将继续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开拓进取,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