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用地愈加紧缺,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城市有限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工业上楼”作为一种工业载体空间新模式应运而生。苏州、无锡等不少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动“工业上楼”,“工业上楼”成为破题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的新方向。
“工业上楼”的探索起源于美国,最早实现“工业上楼”的国家是日本。日本将工业厂房转移到城市中心区域,将生产线安置在高层建筑内,亩均效益显著提升。近年来,“工业上楼”被引入珠三角,继而在长三角一些城市落地。作为国内较早探索“工业上楼”的城市之一,深圳去年底提出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5年1亿平方米立体厂房的计划,今年印发出台“工业上楼”项目审批实施方案,大力推动城市工业经济“立体生长”。
“工业上楼”并非简单将厂房空间叠加,或简单把人、货、设备搬到楼上,而是通过升级改造产业载体,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发展能级提升,实现“寸土”生“寸金”。产业基础决定工业上楼的“高度”,“工业上楼”供给的产业空间,主要应保障“高、轻、净”的先进制造业,比如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和智能装备等,而不是普通工业或重工业。此外,对不同区域来说,实施“工业上楼”的性价比、迫切性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工业上楼”不是“一招鲜”,更不能“一刀切”,如果不考虑产业特性盲目建设,则可能会出现资源浪费、楼宇空置等情况,甚至影响产业发展。
当前,“工业上楼”还面临政策待完善、企业有顾虑等挑战。对于符合“上楼”条件、有“上楼”需求的地区和产业,要打牢“楼房”的地基、架好“上楼”的楼梯,寻求“上楼”最优解。在整体层面上,进行系统性、前瞻性规划,明确“工业上楼”认定标准。在前期设计中,要有清晰产业定位,根据“上楼”要求招商选资。对于建设过程中的楼房承重、仓储保障、产线布设等问题,则要明确标准、靠前服务,为企业“上楼”提供清晰指引。在后期运营中,对“工业上楼”项目给予一定政策补贴,让企业“上得起”“住得下”。
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是江苏省情。对我省来说,“工业上楼”不失为降低用地成本、倒逼产业“腾笼换鸟”的新思路。无锡滨湖率先出台“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指南,明确规定并细化“工业上楼”建筑的多项设计指标。苏州不久前上线“苏城产业楼宇通”,在数据平台加持下,全市产业楼宇能够自动捕获和推送入驻企业信息,快速响应企业需求,有效提升了服务和预判能力。
“工业上楼”最重要的议题,不仅是土地的集约利用,更是如何以空间和载体的物理关联实现“一个园就是一条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链式效应”,推动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的融合。为“工业上楼”架好“梯”,要紧紧扭住“链主”企业这个关键,鼓励有条件的链主企业率先“上楼”。长远来看,还要从基础设施配套、人才吸引、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搭建涵盖政策支持、创新生态、投融资机制等在内的综合性平台,让“工业上楼”模式“更上层楼”,为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