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自然赋能未来”科学艺术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临时展厅开展。42件馆藏标本及多件环保艺术作品亮相,生动诠释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展示可再生资源与低碳环保的无限可能。
步入展厅,麦秸板制成的展板、可降解材料制作的展品、趣味十足的交互装置……点点滴滴都在传递“低碳”理念。其中,一件可降解塑料基材与菌丝形成的共生体是展览的首创。整件作品中,3D打印的塑料成为菌丝的栖息地,两者结合而成的“生态共生体”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换模样。“这种细菌能分解塑料基材,未来几十年内,这个打印体将被分解消失,回归自然。”国家自然博物馆展览策划部主任苗雨雁解释。一套低碳服装同样亮眼:金色的翻领上衣,彩色的迷你短裙,时尚感十足。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套衣服是由细菌纤维素制成,这是一种以木醋杆菌为代表的细菌在果蔬废料的滋养下,生长出的一层有机纤维面料,是一种可以完全降解的低碳环保材料。
展厅里的42件标本同样大有看头。此次,国家自然博物馆不仅拿出了北极狐、无尾熊、中华鲟等珍稀濒危的动物标本,为人类敲响警钟,感悟“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人类走向孤独的脚步”;也拿出了丰富的矿物、植物标本,展示大自然强大的碳中和能力,引导人类尊重和爱护自然。
一系列互动装置背后也有巧思。展览尾声部分矗立着一座“雪山”,观众伸手触摸,几秒钟后,雪山将改变颜色;踱步路过风车墙,玻璃柜内静止的风车便转动起来……“我们希望,观众在互动参与中更加直观地感受人类行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未来能更加自觉自愿地践行垃圾分类、光盘行动、低碳出行等环保生活方式。”苗雨雁说。
展览由国家自然博物馆、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科学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展期持续10月22日,为公益展览。
(原标题:40余展品展示“自然赋能未来”)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牛伟坤 王海欣
流程编辑:u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