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Apple Watch的新功能,迎来了“完整版”】】】
不久前,我们三易生活为大家带来了Apple Watch Series 9的综合评测内容。
当时在这篇评测里,我们提到了这一代苹果智能手表所独有的新手势功能“双指互点两下”,并称赞了它在识别率,以及动作设计自然度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彼时这一功能基本只能用于在不方便触摸表盘的情况下关闭各类弹出通知等少数操作,除此之外尚无更多的扩展场景。
其实,这因为在最初的WatchOS 10里,“双指互点两下”的大量关联功能尚未被真正“解锁”。好在,苹果方面并没有让我们等太久。
就在日前,随着WatchOS 10.1的正式更新,Apple Watch Ultra 2和Apple Watch Series 9的“双指互点两下”也迎来了它们现阶段全部潜力的释放,功能变得真正丰富了起来。
【【【技术解析:看似简单的手势,背后的原理不简单】】】
众所周知,对于目前的智能手表产品来说,通过屏幕进行触摸操作,或是通过数码表冠旋钮、辅助按键进行旋转、点按,可能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两大交互方式。
但是智能手表的屏幕尺寸和体型毕竟就这么大,如果一切操作都必需要触摸表盘、操作按键,那么在部分特定场景就必然会有一些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在整个行业中,其实也有很多品牌会提供一些免触摸的、仅用戴表的单手就能完成的手势操作
不过如果大家对这种“手势操作”有所了解和比较就会知道,目前绝大多数智能手表的手势设计,普遍都是些比较“大”的动作。比如翻转手腕、反复握拳之类,通常都涉及到整个手部的大范围位移。
苹果官方宣传片里的演示效果
相比之下,Apple Watch Ultra 2和Apple Watch Series 9“双指互点两下”的动作就要小得多,即便是在公共场合也不会显得那么显眼。
那么苹果的这种设计,是为了单纯更符合用户对于“优雅”的追求吗?当然没那么简单。
说白了,大多数智能手表上的手势操作之所以“动作更大”,是因为它们多半单纯是依靠手表里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进行的识别。由于这些传感器的精度有限,所以必须要动作足够大,才能采集到“有效”的手势信号。
但苹果的做法比较独特,根据相关技术资料显示,“双指互点两下手势”需要同时用到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以及最关键的光学心率计同时进行识别。而且所有这些信号都会经过S9 SiP内置的新型四核神经网络单元进行处理,学习和识别用户在捏合手指时所产生的、特征性的动作指标和血液流变模型指标,由此来进行手势的判断。
换句话说,“双指互点两下”手势的识别,一个是需要用到更多传感器的协同工作,其次是需要依靠S9 SiP的内置AI算力,来对每位用户建立不同的模型信号。所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苹果可以将手势动作设计得更小,以及为什么这个功能只是S9 SiP芯片独占,也就是目前仅Apple Watch Ultra 2和Apple Watch Series 9独有的原因。
【【【实际体验:操作非常简单,功能却极其丰富】】】
说了这么多的原理,那么“双指互点两下”在Apple Watch Series 9上配合最新的Watch OS 10.1,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双指互点两下都会直接打开智能叠放(Smart Stack),也就是类似“负一屏”或小部件的界面。在这个界面下再双指互点,就可以直接进行滚动浏览,而不需要去操作(旋转)表冠。
其次,在使用手表来接听电话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用双指互点两下的手势接听电话,再双指互点两下就能挂断电话。这个功能配合AirPods系列耳机来使用,就可以实现完全无需触碰手机或手表的情况下直接接听电话了。对于正在骑车、搬运重物,或是进行其他腾不出手操作的场景来说,也相当有实用价值。
当然,除了来电之外,“双指互点两下”在WatchOS 10.1中也可以用于打开各种通知信息。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原生以及第三方APP的通知信息,比如回复一条微信。
除此之外,“双指互点两下”还可以充当开始和暂停键的作用。比如在闹钟响起的时候将其暂停,比如控制音乐的播放,比如控制秒表或者倒计时功能等等。
最后,“双指互点两下”当然也可以充当遥控,来操控iPhone的拍照App。与其他智能手表必须要借助触摸表盘来进行操作的方式相比,Apple Watch新增的这个手势动作也就意味着,现在完全可以在拍照的时候将“快门(手)”隐藏在背后进行操作,从而实现更加自然的遥控自拍或是多人合影体验。
【【【总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还是熟悉的苹果味道】】】
说实在的,此前在进行Apple Watch Series 9的评测时,我们也没有想到,这次新增的“双指互点两下”手势功能,会需要额外再等些时日,才真正完全解放其功能潜力。
但不得不说,在实际体验过WatchOS 10.1,以及完整版“双指互点手势”后必须承认,它很可能是到目前为止,智能手表产品上已经出现的,功能最全面、实际上手难度最低,而且识别最精确、无需触摸屏幕或按钮的手势操作逻辑,甚至没有之一。
很显然,这种体验的背后,无疑是苹果在多传感器协同工作相关技术,在端侧AI技术,乃至于在自研智能手表芯片方面的一次“秀肌肉”。而这种“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口气做到业界最佳”的产品设计思路,确实也很符合苹果一贯的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