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要失业了呢!”
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GDC)正在徐汇如火如荼地举行。在西岸艺术中心B馆,看着眼前的“小小开发者”在大模型技术的帮助下,完成了一款小游戏的设计,两位程序员相视一笑,互相打趣道。
10岁的李齐家,就读于浦东新区罗山小学,今年四年级。半年多前,接触了编程,觉得挺有趣,便每周抽出1个多小时来练习。
不久前,基于“日日新”融合大模型的软件智能研发助手“代码小浣熊”上新,在原有代码补全、问答交互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维度的数据融合和多模态推理等能力。李齐家的爸爸从事自动驾驶相关研究,在爸爸的推荐下,李齐家也开始用“代码小浣熊”帮助自己开发。
“它能让写代码这件事,变得更简单。”李齐家说。
春节里,一家人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李齐家便想到做一款和哪吒有关的小游戏。在“代码小浣熊”的协助下,他“开发”出“哪吒版”五子棋,黑白两子变成了哪吒与敖丙。
“首先我会向‘代码小浣熊’提出总体要求,实现一款五子棋游戏,并且跑一下代码看看运行情况。”李齐家有板有眼地介绍,“接下来就是要实现独立窗口显示游戏;然后我发现,白棋和棋盘颜色很难区分,便把对弈双方的棋子替换成了哪吒和敖丙。”
实际上,李齐家还设计了申公豹的角色,玩家可以在三种角色里任选其二开始游戏。他还注意到,每局结束后,游戏会自动关闭,便又设计了重玩一次的功能。
在旁关注李齐家完善代码的一位程序员告诉新民晚报记者,虽然五子棋这款游戏看上去很简单,但对刚刚接触代码的小朋友而言,难度还是很高的。他判断,如果没有“代码小浣熊”的辅助,开发这样一款“哪吒版”五子棋至少需要三五天。
商汤科技产品经理贾安亚透露,升级过后的“代码小浣熊”可以执行更多的具体开发流程操作,提供更加全面的编程辅助能力,“实际应用中,代码小浣熊可帮助开发者提升编程效率超 50%,为企业研发全流程提效超 30%。”
“小浣熊”系列的另一款产品
那有了这样的“神器”,孩子在学习代码过程中是否会“走捷径”呢?从爸爸对李齐家的观察来看,并不会。“他的思考更有逻辑性了。学代码的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跑出来的和预想的不一样,这就会有一个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李齐家爸爸表示,大模型给的代码,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也需要开发者仔细甄别,更何况,“人对思考的创新是大模型替代不了的”。
本届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喊出了“开发者,找找找”的口号。贾安亚说,很高兴看到“小小开发者”利用大模型技术收获成长。对于程序员们担心的“失业”问题,她也有话要说。
“我们调研了非常多程序员,大家对思考新的架构、写新的代码是充满热情的,但实际开发中,写代码的时间可能不到20%——大量精力用于和产品经理沟通、写注释等等。”贾安亚说,“写代码最简单重复工作让AI去做,开发者去做更高阶的开发工作,这是未来人类和AI配合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