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科考归来,围场气象人叶正谦迎来回家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心存敬畏 一颗丹心向科考
2025年的春节,对于围场“90后”气象工作者叶正谦意义非凡。
1月17日,作为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叶正谦在随队完成为期443天的越冬科考任务后,顺利返围。12天后,叶正谦迎来回家后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大年初一,亲人、朋友、同事纷纷前来祝贺,叶正谦家里围满了人。这一刻的团聚,让历经443天的分离后彼此的牵挂和思念更具象化了。
“谦儿,你晒黑了,但更精神了。”“嗯,南极紫外线太强了,回家快两周了,都变白一些了。”
“正谦,好样的! 这次南极科考气象部门共有4名队员随队出征,你是围场也是咱们承德的骄傲!”
“叶台长,在南极从事气象工作,是种什么体验?”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
受南极极昼极夜影响,叶正谦的作息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正在努力调整中。尽管南极科考任务已经结束,但与队友们共度的时光仍历历在目。
“去年的新年是在中山站上度过的,站上也举办了联欢会,虽然不及春晚高端大气,但也有模有样,大家很开心。每逢佳节倍思亲,联欢会后特别想家,想家里的年味。”叶正谦笑着告诉大家,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时思念家乡和亲人,但回到家后又无比怀念珍贵的南极经历。
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90后”气象工作者叶正谦,从事气象工作十年间,积累了扎实的专业技能。2021年11月至今,担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气象台台长。在参加中国第40次南极中山站科学考察队员选拔过程中,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2023年11月1日,他怀揣着对气象事业的热忱,随队奔赴南极。
南极中山站是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二个常年科学考察站,科研意义重大, 叶正谦在站里主要负责常规地面气象观测,收集、整理、传输空气湿度、气压等关键数据,协助大气成分观测工作。“南极大陆古老而神秘,极寒、强风、暴雪等恶劣天气如影随形,没去之前对南极是一种神秘和向往感,去过并深入接触到南极之后,更多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还有一种使命感。当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在南极天空,那一刻,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升华,祖国在自己的心中更加厚重。”说话时,叶正谦语速很慢但有力。
“叶大大,你看到企鹅了吗?你和它打招呼了吗?”同事家孩子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当然,不过企鹅还是比较害羞的,我们只能远远地注视着它。南极对我来说,是有着非常好看风景的地方,它有着单纯可爱的小动物,有漫长寒冷的南极极夜、独具一格的冰雪,也有着万籁无声的空旷,有着数不清的科学宝藏,有着最真诚的朋友。”叶正谦笑呵呵地与大家分享起许多生动有趣的极地科考经历。他告诉大家,现在中山站的广场上还有越冬期间站长带领队友们修的精美的雪屋,修雪屋时大家都乐在其中。说到这段经历,叶正谦不觉嘴角上扬。
“离开南极的那天,霞光璀璨。那是南极在我临走前的特别馈赠。 参与这次南极科考,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业务上的全面提升,更是一个经过千锤百炼、全新的自己。今后,我会把‘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南极精神带回承德带到围场,会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感悟到的心得体会分享给身边的同事,让我们的气象专业能力更强、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叶正谦动情地说。
还有一件事让叶正谦至今印象深刻,那是一次在中山站和长城站的卸货工作,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直升机、破冰船、装载机等齐上阵,海陆空三位一体的作业工作,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祖国万岁”“中国加油”“新年快乐”听着叶正谦的讲述,在家里做客的每一个人都被深深感染了,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叶正谦眼眶盈满热泪,他仿佛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南极科考之旅。
来源/承德日报(记者:卢乃双)
上一篇:地形模型沙盘
下一篇:双星“抱”月,初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