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首月,公私募基金积极布局,密集调研以探寻投资机遇,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数据显示,今年1月公私募基金调研频次合计约5000次,多家机器人概念公司成为机构调研的热门标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与突破,机器人作为物理AI的重要载体,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未来投资的核心赛道之一。
据新华财经数据,今年首月,公募基金对约430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调研次数超3600次;私募基金调研次数约1300次。其中,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丰立智能备受公私募关注,接待了包括汇添富基金、财通基金、中欧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在内的73家公募基金,以及正圆私募、亘曦私募、玄元私募、盈峰资本等45家私募基金的调研。
在调研中,丰立智能透露,2024年下半年新增业务已初见成效,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与汽车两大板块。在机器人领域,公司服务范围涵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公司生产的小模数齿轮、精密减速器等产品契合智能时代需求,如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关节等所需的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小微型减速器、小伞齿、小圆柱齿、行星轴等产品,均由该公司提供。
无独有偶,兆威机电于1月14日至15日举办的投资者交流活动,吸引了招商基金、中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融通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望正投资、中欧瑞博、拾贝投资等多家公私募机构登门。
交流中,兆威机电表示,公司长期看好机器人行业的广阔前景,并将其确立为公司的重要业务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公司已组建了相应的技术与销售团队,人员综合覆盖结构、传动、电机、电控等领域,专注于机器人相关产品及部件研发。未来,兆威机电将进一步聚焦灵巧手产品及其关键部件的技术突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平台化产品,推动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
近日,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在2025年春晚舞台上的惊艳亮相,再次点燃了市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事实上,机器人板块在二级市场早已表现强劲。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人形机器人板块1月以来涨幅达9.06%。相关ETF产品同样表现亮眼,华夏中证机器人ETF上涨5.01%,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上涨4.55%,银华中证机器人ETF上涨4.84%。
人形机器人在资本市场的亮眼表现,不仅得益于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的推动,更与机构投资者的深度布局密不可分。作为AI技术的重要载体,人形机器人正成为资本竞逐的新高地。
“2025年堪称AI应用元年。”富国基金基金经理徐智翔表示,AI领域的部分应用在2025年极有可能从0到1的萌芽探索阶段,进阶至从1到10的快速增长阶段。这一关键转折点,是一个开启非线性成长的奇点。一旦精准把握这一奇点,便有望收获可观的投资回报。
展望后续发展,徐智翔认为,AI硬件领域中的手机、可穿戴设备、汽车以及机器人这四大方向值得重点关注。其中,可穿戴设备和机器人所代表的新兴产业更是重中之重。特别是机器人,作为物理AI的优质载体,伴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进步,极有可能催生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进而引发飞轮效应。
鹏华基金基金经理闫思倩表示,当前企业已开始布局的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以及智能汽车相关的无人驾驶技术等领域,都极具发展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部分整车企业已开启转型之路,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未来有望在这一赛道收获发展机遇。
闫思倩提出,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外以特斯拉、Figure等企业为代表,国内则以宇树、优必选、小米和智元等企业为典型。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拓展,其业务有望为汽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锂电池等相关公司开辟全新的业务空间,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进而有效增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EPS),为投资者带来更为丰厚的回报。
永赢基金基金经理张璐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有着较高的壁垒,涉及到多学科融合以及软硬件协同,对入局者的资金、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都有较高要求。而且,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范围广泛,从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零部件,到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再到下游的终端应用场景,整个链条既长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