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灭山上一白妖
转眼春节假期又结束了,大伙该返工的也都返工了。
要说今年过年期间经常聊的话题,除了春晚和春节档电影之外,Deepseek这个国产AI绝对是最多的一个。凭借着开源免费的特点,全新的Deepseek-R1模型公布后不仅迅速扬名全球,同时也迅速登顶了多个免费下载榜。毕竟有这么个强力且免费的新AI可选之后,不少人立马向几百块一个月的GPT说了再见。
在海外纷纷惊叹Deepseek的出现堪称改写历史时,国内的反响同样激烈,《黑神话:悟空》的制作人冯骥也直接将其称呼为“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
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平日里在工作时几乎不会用到AI,更多的还是和大多数朋友一样,拿AI来逗逗乐子,试试所谓的“赛博调教”。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Deepseek总体用下来给我最为明显的感觉就是:作为一款国产AI,它绝对是当前最懂中文互联网的大模型了。
即便是还没用过Deepseek的朋友,应该也都听说过它的一些特色了,除了不同问题给出的回答之外,最亮眼的便是“深度思考”模式。或者说的直接一点,对于很多人“非正事儿”的问题来讲,这个深度思考的思考过程,或许要比最终Deepseek给出的答案更有效果。
比如这几天常常有不同朋友对Deepseek进行所谓的“情商测试”,有的时候它是相当上道的——即便是双方差别十分悬殊,依然能够毫不犹豫的给出完全错误但用户想听到的回答。
但有些时候,它就能展现出自身“懂中文互联网”的那一面,也就是充分展现自己的攻击性,同时还能显露出诙谐的一面。
而做到这些,甚至只需要两个表情就够了。
以及在大伙试图掩盖主人公,用“我有一个朋友”作为问题开头的时候,也会被Deepseek的深度思考给直接揭穿。
AI和人的界限在这份答卷面前,似乎也变得有些模糊了——你成为人类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么?
嗯?!
往常曾经让ChatGPT等AI尝试过的诸如跑团的内容,它同样能够胜任。不过对于一众看乐子的大伙来讲,其中最喜闻乐见的还是在对其进行调教后,要求Deepseek对二次元等群体展开刻薄的“攻击”。
也就在这里,它才真正在乐子人眼中展现出了足够的威力。比如已经称得上声名鹊起的短评小论文,在这些个小论文当中,Deepseek几乎将那些个二游痴以及庞大的二次元群体完全AOE了个遍,很难有人说自己能够幸存下来。
至少我看完之后有点破防了,因为我也是一颗相当稳定的老韭菜……
当一些叛逆份子想要唱反调,宣称这又是个套壳海外AI的产品时,也有老哥直接用Deepseek跑了个黑稿,建议他们后续在黑之前先学习学习——很明显,在攻击性这方面一众黑子很难打赢这么个AI。
更何况,布局AI多年的英伟达,其股价前阵子可是实打实的在往下跌,紧接着就宣布了和Deepseek达成合作的消息。
老实说,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当初ChatGPT出现时我心中的担忧在Deepseek冒头的时候又涌现出来了,甚至比当初还要更加强烈。毕竟你能很明显的感觉出来,这款国产AI相较于那些个海外大模型,是在中文互联网的数据染缸中泡大的,完全腌入味的它似乎确实能顶替目前不少的工作岗位。
但同样的,类似的担忧又可以通过Deepseek给出的答案中消除。毕竟,想要让Deepseek完全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一方面得经过好一番调教,另一方面当你的指令不够具体,或是前提条件不那么明确时,它便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发挥。
就像如今创作的古诗似乎少了些味道,更像是顺口的打油诗,但在能够记忆诸多内容并且不断进化的AI面前,这显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更何况,别忘了前面提到的Deepseek这个深度思考功能。你能从这个过程中看到它得出最终答案的整个过程,期间还会出现“左脑攻击右脑”等情况。
除了这个功能,大伙此前看到的另一个热搜或许便是Deepseek超低的训练成本,和GPT-4O的10亿美元预算相比无疑是一个天一个地。按照部分科普文章中的描述来看,传统的AI大模型需要先通过各种数据喂养慢慢成型,逐渐让其学会“说人话”。
而Deepseek更像是从大逃杀中存活下来的“野路子选手”,在AI作出回答后进行打分,然后回过头来进行思考和优化。或许也正是这么个独特的训练方式,让Deepseek有时能呈现出和其他AI完全不同的画风。
至于它的出现会给我们这些个普通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它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
嗯……或许短时间内,我们还不需要担心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