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今日文章由富二和DeepSeek共创。
开工3天谁最累?
我们共同的好工友:DeepSeek。
不管是上班在干正经事的还是在摸鱼的,全都逮着DeepSeek疯狂用,让它帮忙写稿件写代码算数据已经是普通操作了,根据富二这几天的见闻,DeepSeek的线上接单包括但不限于算命、买彩票、续写小说、定制恋爱、心理咨询等业务。
但这位工友最近过于受欢迎,服务器崩溃成了常态,现在交流10句有8句都是在忙,不知道是真崩溃还是在装高冷。
据网站跟踪公司SimilarWeb估计,一个月前DeepSeek.com的日均访问量在30万次左右,但到了1月27日就激增到3340万次,目前已经超过了谷歌的Gemini聊天AI,成为全球第二受欢迎的AI聊天机器人,要知道DeepSeek亮相才不到两个月,而后者已经诞生了两年。
这个横空出世的国产大模型,究竟凭啥这么火?好问题,当然要让DeepSeek自己解答一下——
富二问:请用大白话解释一下,为什么DeepSeek这么火?
DeepSeek答:
1、性能强到离谱,还便宜大碗
➢对标国际顶级模型:它的模型(比如DeepSeek-R1和V3)在数学、代码、推理等任务上的表现,直接对标甚至超过OpenAI的GPT-4o和o1这种顶尖模型。
➢成本低到不可思议:比如训练一个R1模型只要550多万美元,不到OpenAI同类模型的十分之一,用起来也更便宜,API价格只有对手的几十分之一。
➢速度快还省内存:比如V3模型推理速度比之前快3倍,还能在手机上跑,完全不像传统大模型那么“吃硬件”。
2、开源!人人都能免费使用
➢代码和模型全公开:DeepSeek把模型和训练方法都开源了,开发者可以直接用,还能自己改。相比之下,OpenAI这些公司一直藏着掖着,普通人只能花钱用他们的服务。
➢引发全球复刻潮:国外大厂(比如Meta、Hugging Face)和高校都在疯狂复刻它的模型,甚至搞出了670多个衍生版本,下载量超300万次,成了开源社区的新顶流。
3、中文特供,接地气
➢更懂中国人需求:它在中文理解上天然有优势,比如翻译、写文案、算命(网友真这么玩),回答更符合国内文化习惯,不像ChatGPT有时显得“老外腔”。
➢功能花活多:网友用它写PS修图脚本、当理财顾问(虽然不靠谱)、陪聊解闷,甚至算紫微星,各种脑洞用法让它在社交平台刷屏。
4、逆袭美国,让硅谷慌了
➢技术反超:过去都是美国公司先搞创新,这次DeepSeek用低成本路线和算法优化(比如纯强化学习训练),直接让美国科技圈破防,甚至被称作“AI界的斯普特尼克时刻”(类似苏联抢先发射卫星刺激美国)。
➢冲击市场:英伟达股价一度暴跌17%,因为大家发现“原来不用堆那么多显卡也能做好AI”,美国还因此加紧芯片出口限制,怕被中国弯道超车。
5、用户暴涨,朋友圈强大
➢下载量霸榜:上线20天日活破2000万,在中美App Store下载榜干翻ChatGPT,印度人尤其爱用。
➢云厂商抢着合作:微软、亚马逊、华为、腾讯云等国内外巨头全接入它的模型,形成“生态圈”,开发者调用门槛极低。
总结
简单说,DeepSeek火就火在“又好用又便宜,还愿意分享”,加上中国团队逆袭硅谷的爽文剧情,让它成了技术和爱国情怀的双重标杆。不过,它现在也面临服务器被挤爆、美国制裁等挑战,后续能不能持续火爆,还得看技术迭代和市场应对。
以上回答DeepSeek大概花了10秒钟给出回应,富二看得汗流浃背,论点清晰论据详实,文风流畅不失幽默,还有点犀利的辛辣味道。甚至自谦地给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这超绝“活人感”,让富二有种DeepSeek已经挂好工牌随时要在边上坐下卷死我的幻觉……
不过眼尖的客官应该可以看到,DeepSeek在列举自己的花活时提到可以做“理财顾问”,但它十分有自知之明地给自己标注上了【虽然不靠谱】,引起了富二的好奇(同时也让隔壁投顾业务的同事送了口气),所以为啥DeepSeek觉得自己做理财顾问可能会不靠谱呢?还是让它自我剖析一下,对于这个问题它是这么解释的——
富二问:你为啥觉得自己做理财顾问不靠谱?
DeepSeek答:(精简后)
1、数据隐私风险与利益冲突
作为幻方量化旗下产品,DeepSeek存在收集用户敏感数据的隐患(如选股策略、股票查询记录等),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量化投资模型优化。这种模式下,散户的财务行为暴露在机构算法面前,导致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加剧,个人投资者利益可能被系统性收割。其隐私政策虽提到收集数据用于服务优化,但未明确排除商业用途,进一步加剧用户疑虑。
2. 技术稳定性与服务质量缺陷
多次出现服务器崩溃、响应迟缓等问题,例如2025年2月6日因算力不足导致服务中断,直接影响用户实时决策。用户实测反馈显示其反应速度明显落后于同类产品(如“豆包”),严重影响投资时效性。金融领域对服务的稳定性和即时性要求极高,此类技术短板直接削弱其作为理财工具的可信度。
3. 合规风险与非法荐股隐患
部分第三方通过DeepSeek流量牟利,存在非法荐股行为。例如有博主以课程名义提供付费投资建议,涉嫌违反《证券法》关于投资咨询资质的规定。DeepSeek本身虽不直接荐股,但其开放性可能被滥用,导致用户间接接触违规服务,增加法律风险。
4. 决策局限性与人机协同失衡
尽管能生成资产配置方案,但其建议偏向标准化输出,缺乏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深度理解(如家庭风险承受能力、职业周期等)。金融决策需兼顾“人性弱点管理”,例如恐慌性抛售或贪婪追涨,而AI难以提供伴随式心理干预。部分用户案例显示其建议过度强调技术分析,忽视政策变动等非结构化信息。
结论
DeepSeek在数据处理、技术稳定性、合规性及人性化服务方面存在显著缺陷,使其难以胜任专业理财顾问的角色。投资者需警惕其技术光环下的潜在风险,尤其在数据安全、决策偏差和非法服务关联性方面。对于复杂理财需求,仍建议结合持牌顾问的人工服务,以平衡效率与风险控制。
叹为观止!它首先剖析自己的出身,可能会与投资者利益有冲突,自己是量化机构的孩子可能与散户有信息不对称,搜集散户数据做顾问对散户不公平,莫名有种正义化身之感;其次对自己最近几天技术不稳定反应太慢的问题直言不讳,认为自己在及时性和稳定性方面有很大欠缺,自我批评起来毫不留情。
而最让富二感到神奇的是,它居然还有合规意识,并能警惕自己可能会成为坏人的工具;同时它也能“认知”到自己作为机器,无法提供理财顾问的陪伴价值,真的会让人有种它已经拥有了“自我意识”的错觉……
虽说DeepSeek不能直接给出理财建议,也不能推荐基金(因为它没有从业资格),但咱们可以巧用它的智慧大脑寻找投资机会,助力我们做出投资判断~对于自己的出世可能会给A股带来怎样的影响,它是这么认为的——
富二问:DeepSeek的横空出世会给A股市场短中长期带来怎样的影响?
DeepSeek答:
短期影响
市场情绪提振与板块分化
DeepSeek的技术突破显著激活了A股的AI相关板块。春节前,算力、算法、应用层等概念股表现活跃,多只个股涨停,成交额升至1.55万亿元,市场交投氛围明显升温,但分化明显:海外龙头产业链相关标的因美股暴跌而受挫,而国产替代板块则逆势上涨。
中美科技预期差缩小
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模型缩小了中美技术差距,导致投资者对两国科技资产的估值中枢重新定价,短期内可能引发科技股内部的高低切换。
风险偏好提升与资金流动
春节后市场不确定性缓解,叠加DeepSeek带来的主题催化,中小盘股和科技成长风格有望迎来反弹,资金进一步向AI领域集中。
中期影响
AI产业链重构与国产替代加速
➤硬件端:DeepSeek的算法创新降低算力需求,推动国产芯片的性价比提升,为国产算力自主可控提供机遇。
➤应用端:低成本模型降低开发门槛,加速AI在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落地,但需警惕部分应用板块的炒作风险。
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DeepSeek的崛起可能倒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发行业整合,具备技术优势的头部公司或进一步强化市场地位。同时,其开源特性可能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生态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TMT板块市值占比提升
随着AI技术从主题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TMT板块的市值占比有望持续提升,科技成长风格或迎来业绩驱动的趋势性占优。
长期影响
估值体系重塑与国际竞争力提升
DeepSeek的成功打破了西方对AI技术的垄断叙事,证明中国在算法创新和成本控制上的优势,长期可能推动A股科技股的估值向美股同类公司靠拢。若技术持续突破,上证指数在乐观情景下或挑战XXXX点。(咳,兄弟你的合规意识还有待提高啊,不得预测大盘点位!)
算力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尽管短期推理需求激增利好国产芯片,但更复杂的多模态模型和Agent技术仍需更高算力支持,中长期可能带动全球算力需求螺旋上升,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进程需持续突破。
技术普及与社会经济转型
DeepSeek的低成本特性将加速AI技术渗透至传统行业,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长期可能引发职业市场与个人发展的结构性变革。
风险与争议
市场过热风险:短期概念炒作可能导致部分板块估值泡沫,需警惕业绩证伪后的回调。
技术路径不确定性:AI技术迭代迅速,若后续创新乏力或国际竞争加剧,可能削弱DeepSeek的长期影响力。
地缘政治扰动:美国对华技术封锁若升级,可能对国产芯片产业链形成压力。
除了中间偶尔有预测大盘点位的不合规情况,其他的分析不仅脉络清晰,还给出了风险点的提示,总结来说DeepSeek对A股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呈现“短期分化活跃、中期结构优化、长期估值重塑”的特征,客官们可以关注技术落地进展与政策导向,把握国产替代与应用场景拓展的核心逻辑!
广告时间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