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宏观的数据层面,庞大智说,2023年中国非遗商品的成交额,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远超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同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游戏产品数量,相比过去5年也增长了3倍。
而游戏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发挥更大作用?庞大智分享了他的思考。
庞大智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让文化为内核的产品“叫好也叫座”
庞大智回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国产游戏面对的是生存问题,为求商业成功,直接采用国际主流题材经常是一种折中的选择。有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文化元素也会“被动地”塞到海外题材的游戏内容中,显得较为生硬,让“叫好又叫座”变成一个难题。
近几年,随着国产游戏研发水平的提高,国内涌现出一批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的高质量游戏产品。
“开发者在文案、场景、玩法上精益求精,细化与放大了游戏中深厚的中国文化内涵,赢得掌声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场,甚至意外加持了直播、旅游经济等产业的发展。很多玩家玩完游戏,会自发地去考察游戏中的中华文化典故,探索、学习中国的历史故事。”庞大智说。
今年,《黑神话:悟空》上线后,在海外玩家间掀起了一阵对《西游记》阅读和研究的热潮。
庞大智认为,纯正中国味的文化精品,是可以征服海外用户的。就像《老子》的英译本,是美国销量最大的翻译作品之一;《孙子兵法》在欧美被视为商学院的必备读物??这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时间的检验,仍被世界所喜爱和学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获悉,网易的游戏产品中,具有东方美术风格的《永劫无间》连续三年登上steam“最畅销游戏”榜单,全球玩家突破4000万。不少海外玩家正是通过《永劫无间》第一次体验中国武术文化和背后的侠义精神。
“随着产业的成熟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包括网易在内的国内厂商作品的成功,让我们相信,现在的中国游戏,完全有能力去追求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赢,这不仅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在此背景下,庞大智认为,中国游戏产品要从“被动接单”走向“主动修炼”,让以文化为内核的产品“叫好也叫座”。
对AI“去中心化”对IP构建产业链
对中国游戏产业而言,人工智能是另一个能让游戏发展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抓手。
庞大智提出,中国游戏要积极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内容革命机遇,推动文化的传递从“中心化”到“去中心化”演变,让每个网民都有机会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大使。
他以网易旗下的两款游戏为例说,《蛋仔派对》使用“UGC(用户生产内容)+AI”的创作模式,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玩家基于泉州“簪花”的文化习惯创作的相关内容,使得簪花在游戏中又火了一把。《逆水寒》则是借助网易伏羲实验室的相关技术,在游戏中推出了“剧组模式”。玩家可以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游戏场景加AI输入,生成演员、动作、运镜,以此创作视频。
此外,他还提出,中国游戏产业要加速构建原创IP产业链,让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长久的活力。
“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影响力的IP,可以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在多个领域实现价值转化。”庞大智表示,“随着中国(游戏)企业研发、制作能力的提升,我们现在同样有能力、也有责任,打造属于自己的原创IP,提升中国文化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最后,庞大智指出,应发挥游戏力量,让中国故事以更强大的姿态走向全球。“正如2000多年前张骞用双脚走通了‘丝绸之路’,今天,我们正在通过游戏这一媒介,促成更多全球范围的文化、技术、产业交流。每一个游戏从业者、游戏热爱者,都有机会成为这条‘数字新丝路’中的一分子,推动中国游戏的全球影响力走上新的高度。”庞大智说。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