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腾讯游戏宣布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全面升级,进入“防沉迷下半场”,以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探索“技术+服务+公益”新模式。
根据腾讯游戏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腾讯本土游戏业务中,未成年人游戏时长占比仅为0.2%,创有记录以来年度新低。
另一方面,提升“成长守护平台”产品能力,解决家长使用防沉迷工具的痛点。例如通过一键管控、实时提醒等功能,大幅降低家长使用游戏管理工具的门槛。从长远来看,这套技术升级的逻辑或将超越单一的政策实施层面,能够成为一种可复制的行业实践。
在服务端,针对家长管控难、亲子沟通难等痛点,腾讯游戏搭建家庭服务矩阵,集成“游戏管理服务”“家庭教育辅导”“未保志愿服务”三大内容,一站式解决家庭触网问题。其中,面对不同孩子的管控需求和组合功能的复杂设置,首创“视频一对一,操作手把手”的贴心关照模式,为家长提供更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减少防沉迷管理中的“知识盲区”和“操作盲区”。
腾讯未成年人家长服务平台
在公益端,此次,腾讯游戏跳出了传统公益的“输血式”思维,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资源捐赠,而是通过“游戏+公益”模式,将自身的产品能力与教育场景深度结合,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化,此外,腾讯游戏还聚焦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打造“烦恼树洞”“人人都是心理急救员”项目,提供个性化心理支持和疏导……
业内相关人士认为,腾讯的公益探索,相比于一次性、浅层次的公益行为,这种系统化、可复制的模式,显然具备更强的可持续性。未来,如何深化公益与科技的结合,真正实现“技术向善”,将是互联网企业公益实践的重要方向。
作者:刘逸鹏